
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 2).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组织和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2).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共享探究成果。 3).培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初步掌握评价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念。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年龄特点来看,好动,好奇,好表现,直观认识强,对深入探究历史问题有较大的兴趣。但其历史知识比较薄弱,时空观念不强,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去分析、领略、评价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3重点难点 重点:1.尊儒术,兴太学。2.开发边疆。 难点:1.“大一统”的含义。2.“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11课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导入新课 从口头询问调查学生所属的“民族”设问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先对你们做个口头调查,好不好啊? 属于汉族的同学请举手? (观察后)提问:为什么炎黄子孙的我们自称为“汉族人”呢?让我们先来欣赏根据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改编创作的《汉武大帝》片头曲。(情境营造)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所处朝代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他就是———汉武帝 师:欣赏完《汉武大帝》片头曲,请问同学们,西汉王朝是谁建立的呢?什么时候建立的?国号是什么?(刘邦公元前202年汉)后来这个国号成为了我们“汉族”的名称。为什么呢?(汉朝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其中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继秦朝统一中原,建立统一的政权之后,开疆拓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两汉延续400年左右,是汉族社会风俗习惯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也是炎黄子孙的我们自称为“汉人”、“汉族”的重要缘故。)而西汉汉武帝在建立大一统民族国家的事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好,马上我们就一起走进汉武帝,去探讨领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好不好? 活动2【活动】探究新课 探究新课 走进汉武帝 导入课题后出示PPT“走进汉武帝”以汉武帝为中心,通过设问对话的方式来交代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情况,以填补教材前后课之间内容的衔接和跳跃问题;另外介绍一下少年刘彻的两大爱好,以引起少年学生的兴趣和晓知欲。询问到刘彻多少岁即位时,接着就设问刘彻当上皇帝,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从而引出思考问题“西汉王朝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有那些呢?”进入领略汉武帝。(设问导疑)21cnjy.com 领略汉武帝———小组交流讨论 因课时所限,在课前就要求学生预习课本知识,根据小组分工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小组分工表 组别及组长 学生课前要探讨的问题 组员 第一组 汉武帝何时下诏求贤?求贤范围?求了哪些贤人?有的贤人向汉武帝提了些什么好建议?汉武帝采纳了没有?对汉武帝求贤用人上有什么感想?21教育网 第二组 汉武帝如何在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大一统”?(从原因、提出者、史料佐证、“大一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实现措施及影响等角度去探讨)21·cn·jy·com 第三组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历史背景是怎样一回事?“推恩令”的建议者?内容是什么?效果怎样?史料佐证?“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在哪?2·1·c·n·j·y 第四组 对比秦朝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