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164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5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5课,南方,初步,开发,教学设计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吴蜀和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突出成就。 2、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知道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21cnjy.com 3、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 4、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 2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比较浓厚的历史学习兴趣,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但是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较弱。21·cn·jy·com 2、相对于风云变换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枯燥的经济史,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浓。 3重点难点 1.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2.难点:比较分析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 4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简单画出三国的大概位置,并写出名称,同时多媒体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2、多媒体展示三国鼎立局面后的政权更替。 二、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几张北方人民带着家人,带着农具 出卷网和种子举家搬迁的图片。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们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要到哪里去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南方的初步开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初步感知 平台一:初步感知 教学流程如下: 1、请同学们自学本课,完成本课的知识结构。 2、请一名同学回答交流知识结构中的填空内容。 3、完成3道简单的选择题。 平台二:深入领悟 一、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 教学流程如下: 1、读材料分析吴蜀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可谓 出卷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为躲避战乱,仅213年一次,淮南人民渡江南下的就有十余万户之多。21教育网 材料二:蜀汉政权建立后,采取奖励农耕政策,人民修养生息。吴国造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海船大的长二十余丈,高出水面二三丈,可载六七百人。2·1·c·n·j·y 学生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方人大量南迁对南方有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表现? (3)三国吴蜀时期,哪些人为江南的初步开发做出了贡献? 教师应强调:这一时期南方的开发,除了统治者 出卷网的重视,更多的是南北人们的辛勤劳动和当地的山越、南越等少数民族的努力。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2、学生阅读教材,落实基础知识点。 (1)请学生记住三大造船中心。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古代中国造船技术的先进性。 (2)将卫温到达夷州的史实和现在的台湾问题相联系。让学生知道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祖国大陆很早就和台湾有联系了。21·世纪 教育网 3.诸葛亮如何治理蜀国。 多媒体展示武侯祠的相关图片 出卷网,同时让几个学生来讲讲课前收集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七擒孟获),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动脑筋,分组讨论:假如你是诸葛亮,你认为如何才能治理好蜀国?(引导学生从发展经济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思考)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 教学流程如下: 学生齐读本目的内容,并阅读材料,分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农民在湖沼边筑起堤坝,进行围垦 出卷网,开辟出一片片湖田。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围湖田很多,这三个地区便成为江南的粮仓。五岭以南,种植双季稻,一年收获两次,粮食自给自足。成都平原的农业也有新的发展。 ———七上《南方的初步开发》 学生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 材料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