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科举制度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了解与科举制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 出卷网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辅 出卷网助,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使学生真正走进课堂,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举制的创立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对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习以前还未掌握, 出卷网比如它的创立时间、朝代、完善的过程,与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有何联系与区别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 出卷网会想到考试,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解新课 (一)科举制的创立 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度,下令“分科举人”。 2、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二)科举制的发展 1、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2、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明经科两科最重要。 3、武则天:首创“殿试”的先河。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考试为主。 2、改善了,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3、存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三 、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打分评比归纳。 问题:科举制有何利弊? 1、进步: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 出卷网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它不仅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且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的风气。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它不仅造就了一批诗人,而且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勃兴和传奇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2、弊端: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 出卷网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二是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 四、课堂训练 l.魏晋以来选官的标准是() A.是否有真才实学B.是否出身权贵C.是否有家产万贯D.是否品行端正 2.科举制度创立于() A.三国时期B.魏晋时期C.隋朝时期D.唐朝时期 3.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太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是在() A.魏晋时期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D.宋朝时期 5.唐朝时,皇帝要选拔有特别技能的人应通过() A.明经考试B.进士考试C.殿试D.制举 6.进士科开设于() 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高祖时D.唐太宗时 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拨制度,他是() A.禅让制B.科举制C.世袭制D.推举制 8.唐朝有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是说唐太宗() A.虚心纳谏B.善于用人C.开科取士D.爱护英雄 9.明经考试有一种叫“贴经”的题型 出卷网,即考官任选《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默写,它类似于今天考试中所做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选择题B.判断题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