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介质 绳、水、空气等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叫作介质。 2.波的形成 当波源振动时,介质中的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前一个质点会带动后一个质点振动,将波 源的振动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机械波。振动传播的方向就是波的传播方向。 3.波的产生条件 (1)要有波源(机械振动); (2)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相邻质点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两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 1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必备知识 清单破 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4.波的传播特点 (1)各个质点都在前面质点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都与波源振动 的周期、频率相同。 (2)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的相位越滞后,但各个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3)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机械波一旦形成,运动形式和能量就会向外传播,即使波源 的振动停止,波也不会停止传播。 横波 纵波 定义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种波称为横波 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这种波称为纵波 标识性物理量 (1)波峰:凸起的最高处 (2)波谷:凹下的最低处 (1)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 (2)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 传播的必要条件 介质内各质点间存在着横向的作用力 介质内各质点间存在着纵向的作用力 实物波形 知识点 2 横波与纵波 易错警示 (1)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2)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波。 知识辨析 1.在月球上宇航员们能面对面用语言交流吗 2.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和地表传播,有时使人感到左右摇晃,有时又使人感到上 下颠簸,由此分析地震波是什么波 3.若塑料球掉入池塘里,可以往池塘中扔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冲到岸边吗 一语破的 1.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2.震源往往在地下某个深度的地方,地震发生时,人感到上下颠簸是因为地震波含有纵波成 分,感到左右摇晃是因为地震波含有横波成分。 3.不可以。向池塘中扔石块,水面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的水波向四周传播,但传出 去的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所以塑料球仅能上下振动而不 能借助水波向岸边运动。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1 振动和波动的区别与联系 振动 波动 区 别 研究 对象 振动是单个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即研究的是单个质点的“个体行为” 波动是介质中大量质点在波源带动下的依次振动,即研究的是大量质点将波源振动传播的“群体行为” 力的 来源 可以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性质的力提供 介质内各质点间的作用力 运动 性质 非匀速周期性运动,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是变加速运动 在均匀介质中,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联系 (1)波源的振动是波动的成因,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结果;有波动必然有振动,但有 振动不一定有波动 (2)波源的振动形式决定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形式,波动的频率和振幅都与波源相同 介质中相邻各部分存在相互作用,沿波传播方向介质中前一质点带动后一质点运动,从 而形成机械波。即介质中各个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而是离波源近的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 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运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故可利用“带动法”分析质 点振动方向。如图所示,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 上运动,若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定点 2 利用“带动法”分析质点振动方向 典例 图甲中有一条质地均匀的绳,1、2、3、4、…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点。现有一列简 谐横波沿此绳传播。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其他点 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且向上运动【1】,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2】。试在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