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7155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A卷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5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语文,学制,五四,统编,学年
  • cover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A卷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课文标题中“只有一个”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地球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B. 说明地球是宇宙中最小的星球 C. 突出地球资源的丰富性 D. 暗示人类应探索其他星球 2. 课文中“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拟人 B. 排比、夸张 C. 拟人、对比 D. 比喻、排比 3. 下列对“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中“慷慨”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形容地球资源取之不尽 B. 强调地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C. 说明地球资源分布不均 D. 暗示人类应节约资源 4. 课文中多次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主要作用是( ) A. 增强文章趣味性 B. 体现语言生动性 C. 准确说明地球的渺小 D. 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下列对课文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按时间顺序叙述地球的演变过程 B. 以“环保”为线索串联各部分内容 C. 采用总分总的议论文结构 D. 先描写地球美丽,再阐述其脆弱性 6. 下列对课文主题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赞美地球的壮丽景色 B. 探讨宇宙与地球的关系 C. 呼吁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D. 说明地球资源的形成过程 二、基础知识积累 1.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_____和_____,文章体裁为_____。 课文节选自《 》,旨在呼吁人类。 2. 字词注音 璀璨( ) 渺小( ) 恩赐( ) 滥用( ) 3. 解释词语 节制:_____ 枯竭: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问题: 选段一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1. 选段中“一叶扁舟”的比喻有何作用? 2. 分析“和蔼可亲”一词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选段二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3. 此处使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 结合上下文,说说“恩赐”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四、课外阅读 A卷课外阅读全文:《寂静的春天》选段 选段一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选段二 “现在,这个城镇的春天却毫无声息。一切声音都没有了:没有群鸣的鸟儿,没有嗡嗡的蜜蜂,没有树叶的沙沙声。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浩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一片寂静。” 选段三 “是什么使美国无数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1. 文中“寂静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2. 分析文中画线句“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浩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的表达效果。 3. 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环境破坏的严重性?请结合全文概括。 4. 文中多次提到“人类自己使自己受害”,其目的是什么? 五、写作 以“守护地球家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 结合课文中“地球脆弱性”的观点;② 列举生活中的环保举措;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第19课 只有一个地球 同步练习A卷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选择题) 1. A 2. A 3. B 4. C 5. D 6. C 二、基础知识积累(填空题) 1. 文学常识 李剑波;蔡士魁;说明文 《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