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他年少悠游,十年困守;战乱流离,仕途坎坷。 他用华丽的诗篇,讲述了自己漂泊的人生和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世尊为“诗史”。 第一课时 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诗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清苦。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杜甫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知识备查 背 景 资 料 知识备查 文 体 知 识 歌行,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 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行”是乐曲的意思。 预习检查 怒号 三重茅 挂罥 长林梢 飘转 沉塘坳 俄顷 布衾 丧乱 广厦 突兀 见此屋 庇 háo juàn cháng chóng zhuǎn qīn ào qǐng bì wù shà xiàn sāng 预习检查 转 zhuǎn zhuàn 转变 转动 丧 sāng sàng 丧乱 沮丧 厦 shà xià 高楼大厦 厦门 多 音 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整体感知 译:八月秋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 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多层茅草。 挂着。 高。 沉到池塘水中。坳:水势低的地方。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整体感知 前两句语气偏重,“怒号”“卷”等应重读,读出风之猛烈;后三句应边读边想象诗人视线紧紧追随茅草远去的情形;最后一句语调低沉婉转,读出诗人的痛心之情。 朗读指导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 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 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