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7789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48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2025,学年,统编,语文,七年级
  • cover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作者是著名诗人臧克家。文章记叙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事迹:闻先生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潜心于学术;作为民主战士则“说了就做”,投身于民主运动。作者从两方面表现闻一多的崇高品格,赞扬他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本课将继续学习精读课文,继续培养学生在了解文本大意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深入文本仔细品味,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品析其含义和表达妙处的能力。 【教学目标】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读写并学会运用“梳头”“迭起”“目不窥园”等17个词语。摘录积累文中精彩的或令你感动的词句。(语言运用、文化自信)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精读课文,勾划关键词句,梳理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事来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领悟其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关注文章关于闻一多形象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中的作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素材,梳理闻一多在不同身份时“说”和“做”的异同特点,深入感受其品格和精神。 勾画精彩语句,揣摩其深刻含义,体味其表达效果。 3、关注文中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择、剪裁材料的写作手法,学习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文章诗歌一样的语言,揣摩其表达效果,学习其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最后一次演讲》视频,导入新课的同时作为背景介绍,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让学生直观感受闻一多作为民主战士时的敢说敢做,感受其大无畏的爱国精神;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反动派穷凶极恶、十恶不赦的行径,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 二、预习检测 1、资料链接。 (1)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他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2)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独具慧眼的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学习期间他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以后连续出版诗集如《泥淖集》《淮上吟》等。闻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2、朗读并正确书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3、在课文中勾画词语所在的句子,朗读学习正确使用词语。选择3-5个词语说一段话(要求:意思完整、逻辑清晰),学习正确使用词语。 4、快速默读课文,批注初读感悟与疑问。 三、精读鉴赏 1、精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写作《唐诗杂论》 1-7段:学者。做了再说, 写作《楚辞校补》 做了不说 写作《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8-18段:民主战士。说了就做, 群众大会演说 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 参加示威游行 2、精读1-7段,勾画文章描写闻一多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