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19977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816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逻辑,政治,必修,选择性,统编,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内容要求:1.1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教学提示:以“走进逻辑的世界”为议题,可通过词语分析把握“逻辑”的多重含义;列举生活中的故事,剖析正确的推理形式;通过组织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推理、论证和论辩的能力。 (二)课标解读 1.把握“逻辑”的多重含义:要求学生理解“逻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内涵,像在“事物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中,“逻辑” 代表客观规律;在“写文章要讲逻辑”里,指的是逻辑规律与规则等。通过对丰富实例的分析,培育学生的语言理解与分析能力,助力其精准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剖析正确的推理形式:这需要学生掌握推理的结构与规则,能辨别有效推理与无效推理。例如,在三段论推理“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中,学生要理解其推理形式的正确性。通过对生活中各类推理案例的剖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3.提高推理、论证和论辩的能力:学生要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论据,也要能在论辩中运用逻辑规则,识别和反驳错误观点。如在 “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的论辩中,学生需运用恰当的推理与论证方式阐述观点。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逻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本框题“逻辑”的多种含义处于《逻辑与思维》教材的起始部分,对于学生理解逻辑的基本概念、把握逻辑思维的要义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为后续学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推理等内容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为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2.内容结构:教材首先介绍 “逻辑” 的不同用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 “逻辑” 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如与 “规律” 同义、指 “逻辑规律与规则” 等。接着阐述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区别与联系,重点讲解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即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最后提及论证与论辩以及逻辑学的意义,使学生对逻辑学科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高二学生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中,已接触到一些与逻辑相关的知识,如语文学习中对文章结构、论证思路的分析,数学学习中的推理证明等,对逻辑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运用。但这些认识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尚未从学科角度理解逻辑的内涵与意义。 2.认知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提升,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然而,逻辑知识较为抽象,对于一些复杂的逻辑概念和推理规则,理解起来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 3.学习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接受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喜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方式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核心素养目标 (一)科学精神 1.理解逻辑含义:学生通过对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丰富实例的分析,准确把握 “逻辑” 的不同含义,明晰 “逻辑规律与规则”“思维方法”“逻辑学” 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2.掌握逻辑知识:深入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内涵,明确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学会运用逻辑规律与规则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培养科学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对逻辑问题保持理性思考,不盲目跟从,敢于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