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0551

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2次 大小:3374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一节,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学案
  • cover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分布特点。(区域认知)2.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目标一 自然资源概述 1.自然资源的概念 (1)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自然资源的属性 属性 含义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有限性 相对于人类的需要,自然资源的数量是不足的。非可再生资源的赋存量有限;在一定的地域和时间内,可再生资源循环更新的数量有限 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增加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彼此制约 综合利用自然资源,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域性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某些自然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自然资源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 分布不均,加强自然资源的区域调配;分布集中,便于大规模集中开发;自然资源的密度、数量、质量影响开发利用难度 多用性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河流具有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森林具有提供林副产品、调节气候等功能 社会性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 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自然资源的分类 指标 自然资源 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增殖性能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用途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服务业资源 拓展延伸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辩证关系 (1)可再生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恒定性的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它们的数量不因人类的使用而减少;另一类是临界性的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它们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人类时间尺度上能够更新、再生,或者重复循环使用。 (2)非可再生资源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形成的资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 (3)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临界性)可再生资源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利用。但再生条件一旦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减弱、甚至终止,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分布 (1)分布特点:分布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2)一般规律 类型 典例 规律 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生物资源 分布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分布受到地质条件的制约,共生伴生矿较多,勘查难度较大 (3)应对策略———跨区域调配资源:①资源输送;②资源加工转换再输送。 判断 1.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 × ) 2.按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 ) 3.汽油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 ) 4.自然资源在分布上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 ) 5.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 ) 材料一 自然地理事象图。 材料二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电站一角。 材料三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 1.[综合思维]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事象,哪些属于自然资源?请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 图中的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是自然资源。 依据: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可用于生产和生活。 2.[综合思维]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太阳能资源的优劣。 答案 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缺点:易受天气影响(不稳定);能量分散;技术要求高。 3.[区域认知]分别分析材料三图中B地和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