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118

第9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教学设计 (1)

日期:2025-10-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9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9课,古代,文字,文学,教学设计
  • cover
第9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的特点及其书写材料 出卷网;了解古希腊的著名文学、戏剧作品及其作者和阿拉伯文学代表作品;理解《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和《天方夜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书学习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古文字的情况,并和中国的甲骨文相识别。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生随堂古文字小书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讲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类古代文字和著名文学作品的学习及书 出卷网写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这些充满人类智慧的文化成果的浓厚兴趣,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共容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这些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和价值取向。 2学情分析 古代文字与文学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但又充 出卷网满好奇之心。所以本科主要采用讲述法、讨论法、欣赏法、实作法、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以期激起学生对古文字、古文学的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代的文字和《荷马史诗》。 教学难点:对《俄狄浦斯王》艺术价值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学生准备 1.预习:(因为我校学生都 出卷网是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情况,有条件的选读《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或《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2.讲故事:准备与《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一千零一夜》相关的课堂小故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讲解,鼓励学习进行再创造。 3.学生准备自己制作的书写材料,可以是各种树叶、树皮、自己制造的纸张或各式纸张等。 二、教师准备 1.教师准备八块黏土泥板和八根尖头小木棍。 2.将学生分成八个大组,在学生推选下确 出卷网定每组组长;组长主要负责招集,推选书写组员、故事讲述组员(重点讲述《俄狄浦斯王》)及展示本组书写成果等事项。 3.制作课件,剪辑《荷马史诗》、《木马屠城记》中关于战争的宏大场景等大片及本课教学所需音频材料及片断。 导人新课: 课件出示图片:《商代甲骨文》《棺盖残片上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泥版》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张古代文字图片,哪种文字是我们以前曾经了解过的呢 生:(回答) 师:中国商代的甲骨文。另两张图片上的文字也同甲骨文一样,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吧! 活动2【讲授】 教学内容 一、古代文字 布置学生阅读象形文字和楔形文部分教材内容,了解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各自的基本情况。 教师: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使用的文字为什么被叫做象形文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于这种文字是 出卷网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教师强调:我们中国在商朝盛行的甲骨文,也属于象形文字。例如初一时,大家已经很熟悉的“人”字,就是根据人的形态描摹下来的。 教师:楔形文字由哪里的古代居民创造出来?此后被哪些民族所采用? 学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它,此后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 教师指出:由于它被广泛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教师:这些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教师运用课件演示字母文字的演变并讲解: A.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一直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后来经过多次演变,外形逐渐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类似字母。 B.公元前二千年代,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