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课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理解新经济政策 出卷网的内容及意义,记住苏联的全称及成立时间,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了解苏联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搜集、展示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 出卷网历史材料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产生背景、实施结果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相互讨论,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苏联在较短时间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通过对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利弊的了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问题的态度。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曲折道路的了解,既要 出卷网学习苏联人民的开创精神,又要注意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增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3重点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出卷网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了解到1917年俄国通过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俄国人民在俄共(布)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也暴露了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为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学们想了解苏俄这段历史吗?我们一起探究吧!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小字和看图片,思考:1921年苏俄的国内形势如何? 生:(思考、回答)人民生活困苦,甚至发生农民暴动。 课件显示图片:《俄国人等待面包》图,教 出卷网师简介当时情况: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1921年3月列宁主持召开俄共(布)“十大”,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大字,完成下列学习要求: 1、找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时间、人物? 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那些?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3、新经济政策实施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学生作答后教师小结,出示课件(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简表)师讲述: 农业方面: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 出卷网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 出卷网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允许外国或本国资本家经营。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又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