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5117

第三章 第2节 第1课时 弹 力(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2522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必修,2019,教科,物理,高中
    第2节 弹 力 核心素养导学 物理观念 (1)知道形变的概念及常见的形变,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条件。(2)理解劲度系数的概念及影响劲度系数的因素;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表达式。 科学思维 (1)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方向。(2)会应用胡克定律并能解决有关问题。 科学探究 能完成“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实验;能根据已有实验方案,使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收集数据;通过作图或其他方法分析数据形成初步的结论。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弹力的探究,能认识实验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有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实事求是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第1课时 弹 力 一、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或_____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形变。 2.弹性形变:有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界的作用力后能够_____,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3.弹性限度:当弹性体的形变过大,_____一定的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4.塑性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变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作_____形变。 二、认识弹力 1.定义:发生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_____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物体所发生的_____方向相反。 (1)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_____的方向。 (2)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_____于物体的接触面。 弹力的产生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_____。 2.公式:F=_____,其中x为_____(伸长量或压缩量)。 3.劲度系数 (1)公式中的比例系数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单位为_____,符号是_____。 (2)劲度系数取决于弹簧本身的结构。,1.判断下列情境中,形变的类型。 2.玩具汽车停在自制的桥面上,将桥面压弯,如图所示,请对以下说法做出判断: (1)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 (2)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玩具汽车车轮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桥面有向下的作用力。(  ) (3)玩具汽车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 (4)玩具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玩具汽车有弹力的作用。(  ) 3.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三种不同形状的容器中,钢球在各容器的底部与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内壁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上,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有没有弹力作用? 新知学习(一)|弹力的产生以及有无的判断 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变量都很小,无法直接观察,比如一个紧靠在墙角的篮球。 思考:该篮球是否受到墙面的弹力?应该如何判断呢?      [重点释解] 弹力有无的三种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判断,一般适用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 2.状态法 (1)分析物体受力的情况,利用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判断。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以后还可用此定律)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 3.假设法: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用假设法进行判断。常见以下两种情形: 两种情形 具体方法 结果 结论 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 判断研究对象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状态不变 不存在弹力 状态变化 存在弹力 假设研究对象受到弹力的作用 判断研究对象还能否保持平衡或者原来的运动状态 能保持 假设正确 不能保持 假设错误 [针对训练]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因为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对它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