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免疫调节 浙科版(2019)生物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三节 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对抗病原体 单元情景 核心问题: 猴痘病患者康复后二次患病的可能性较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猴痘病毒进入体内,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防线一 防线二 是指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入侵者 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①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发挥免疫作用; 特异性免疫又称为免疫应答,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②有免疫记忆。 病原体表面的蛋白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己"成分,也就是抗原。抗原作为"非己"信息进入机体会被淋巴细胞识别。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专门识别抗原分子的受体。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可以直接识别抗原分子的空间结构。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入侵者 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只能识别抗原分子的一部分肽段,而且这部分肽段往往藏在抗原分子的内部。因此抗原蛋白必须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吞噬细胞将消化处理后的肽段夹持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形成抗原-MHC复合体,T淋巴细胞才能够识别。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入侵者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抗原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表面有专门识别抗原分子的受体。不同淋巴细胞表面该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淋巴细胞具有多样性。免疫应答具有针对性的结构基础是每一种淋巴细胞的受体对应一种特殊结构的抗原分子。 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入侵者 活动:阅读课本P81页“细胞免疫”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细胞免疫的作用对象是什么? 2.细胞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哪类细胞? 3.细胞免疫启动和发挥效应分为哪三个阶段? 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自身癌变细胞、异体细胞 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 感应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直接杀死靶细胞 B细胞、T细胞 血液中 成熟后 释放 挤过 毛细血管的细胞间隙 组织液 进入 毛细淋巴管 淋巴循环 返回 血液 淋巴细胞在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间巡逻,途径各个淋巴结。 1.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直接杀死靶细胞 吞噬细胞_____、_____抗原,在细胞表面形成_____,移行到附近的_____,拦截并将抗原呈递给_____和_____。 处理 抗原-MHC复合体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摄取 淋巴结和脾是截获抗原,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部位 淋巴结 1.感应阶段 细胞免疫直接杀死靶细胞 (1)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条件: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 ①辅助性T细胞的受体与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MHC复合体结合 ②同时受到由吞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的刺激 (2)辅助性T细胞增殖分化后,分泌出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 (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2.增殖分化阶段 细胞免疫直接杀死靶细胞 (3)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的条件: 白细胞介素-2 抗原-MHC复合体受体 ①细胞毒性T细胞的受体识别呈递在吞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上的抗原; ②受到白细胞介素-2的刺激。 (4)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形成细胞克隆,接着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群和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群 抗原—MHC复合体 抗原—MHC复合体受体 释放穿孔素等,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能杀死宿主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病原体 活化的核酸酶降解病毒DNA,防止病毒的装配和释放 3.效应阶段 存在于细胞毒性T细胞和NK细胞胞质的细胞毒颗粒中的糖蛋白,是人体中的死亡武器和清道夫,能强行闯入被病毒劫持的细胞或者癌细胞中,从而使有毒的酶进来,从内部破坏细胞。 细胞免疫直接杀死靶细胞 当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感受信号的刺激后,再次恢复增殖分化能力,清除靶细胞。 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T细胞会发生什么变化? ① ①白细胞介素-1 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