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学习目标 03 探究血浆对pH变化的调节作用。 (科学探究)。 0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理解各组分间的关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02 认同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及动态平衡等特点,理解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中所起的媒介作用。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图1所示细胞为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所示细胞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 相似之处:都是液体环境; 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 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血细胞直接置于外界环境中,可能会由于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不同而导致死亡。 问题探讨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单细胞生物 水环境 养料和氧、废物 适宜的温度 这些细胞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一、体液概念 动物体内所含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是指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主要包括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中的流体。约占体液的2/3(约占体重的40%)。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不能和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它们周围的环境就是人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称为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约占体液的1/3。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分析血浆的化学成分 2 1 3 目的要求 1.观察并描述血液分层现象。 2.分析并归纳表格中血浆的化学成分。 材料用具 血液抗凝剂,新鲜的兔血液,试管,离心机等。 方法步骤 1.将血液样品放置在一个添加了抗凝剂的玻璃试管中,离心(3000r/min,15min)或静置一段时间。 2.观察试管中出现的分层现象,参见图1-2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分析血浆的化学成分 讨论: 1.血液、血浆、血细胞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活动2:分析血浆中的成分以及血浆存在的部位 1、血浆 思考:血浆中有哪些成分? 代谢产物 无机盐 气体 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讨论: 2.血浆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哪些?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它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由90%的水和10%溶于其中的物质组成。血浆溶质的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其他物质还包括无机盐、单糖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N2、O2和CO2等气体,激素和代谢产生的废物等。 血浆 血细胞 血液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能转换成纤维蛋白,具有凝血作用。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血浆 血液 血细胞 血浆 血清 纤维蛋白原 血清:血液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还有各种离子和化合物(如血浆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还能运输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白细胞:数量较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小,形状不规则,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血浆 2.组织液 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它充满了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组织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将代谢的终产物释放到组织液中。 组织液 毛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