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28090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2646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2024,教科,解析,第十,试卷
  • cover
教科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2025年单元测试卷 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小明试图通过“理论探究”推导浮力的大小。 第一步:建立模型———选取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进行研究,如图所示; 第二步:理论推导———由长方体上下的压力差推导浮力的大小。 请你协助小明写出推导过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分。 2.请解释飞机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3.取一张纸条,从纸条上方沿水平方向吹气,如图所示,纸条是怎样运动的?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4.取一根长吸管,从中间切开一个口,如图所示折成直角,一端插在水中,向水平管中吹气,将观察到什么现象?在生活、生产中,哪些装置的原理和它是一样的? 5.草原犬鼠是大草原常见的小动物,它挖的洞有多个洞口,一些洞口比较平整,一些洞口则由圆锥形土堆围成。这样的结构能改进洞内的通风情况,为什么? 6.结合本节内容谈一谈古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蕴含的物理原理。 7.小芸说:“在液体中上浮的物体受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这种说法对吗? 8.选取苹果、大枣、葡萄,将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观察到的浮沉情况如图所示。请比较各自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9.小明与小聪发现,实心的铁块在水中下沉,实心的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松手后上浮,据此他们推测:实心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物体则下沉;实心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则上浮。请说明理由。 10.如图所示是小聪制作的“浮沉子”,它由一个盛水的大塑料瓶和一个开口向下的小玻璃瓶组成,大瓶的瓶盖拧紧密封,两瓶内均有少量空气。挤压大瓶可以控制小瓶的上浮、下沉或悬浮。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11.如图所示,若向两张自然下垂的纸中间吹气。吹气时两张纸将会发生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 12.如图所示,鸡蛋在盐水中受到浮力,这个浮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哪一个?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3.物体A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求A受到的重力和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4.边长为3cm,密度为2×103kg/m3的一个立方体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一只小船,浮在水面,小船所受浮力是多少?(取g=10N/kg) 15.我国055型驱逐舰首舰南昌舰的排水量为1.2×104t,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1.2×104t。此时舰船所受的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2022年5月15日,用于大气观测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该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它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有多大?它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浮力将怎样变化?为什么?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为0.80kg/m3,g取10N/kg。 17.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用ρ水表示)、金属块A、盐水以及不吸水的细线等器材完成了图示实验。请推导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F1、F2、F3、ρ水表示)。 18.为保证安全,轮船的船舷上画有载重线。载重线是船舶在允许的最大载重情况下水面位置的水平线。在如图所示的载重线中,最上面的一条是淡水线,表示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淡水的水面与这条线齐平时,轮船已装足了货物。其他四条线分别是印度洋线、夏季海洋线、冬季海洋线和北大西洋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淡水线在最上面? (2)当轮船从北大西洋区域驶入印度洋区域时,轮船的总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 (3)根据图中的载重线,请判断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哪个大,为什么? 1.【答案】 【解析】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结合压强公式分析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