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0389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件+练习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6209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中的
    (课件网)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 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能够实现地 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遥感技术 4.应用 (1)可以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 强有力的支持。 3.卫星遥感技术原理示意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2.组成 (1)空间部分:卫星星座;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3)用户部分:信号接收系统。 3.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4.特点: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5.主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知识点 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6.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进行 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 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35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星座,集卫星定位、 短信报文、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高效、快捷地实现信息传递。 1.概念: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 统。 2.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叠加分 析。 3.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 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预案、评 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知识点 3 地理信息系统 1.区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从“点”与“面”上区分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 ②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对象是“面”。若突出监测方面,则是遥感技术;若突出 处理、计算得出结果,且可以制定预案、评估损失的,则是地理信息系统。 (2)从“想”与“看”上区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想”就是对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计算、思考等,凡是需要“想”的 都是地理信息系统;只需“看”不用“想”的是遥感技术。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分与实际应用 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1)遥感技术:主要是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变化过程。通过卫星云图,不仅可以及时了解阴晴 雨雪等天气状况,还可以预测台风、沙尘、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发展轨迹等,有 利于防灾减灾;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发现一些初期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 灾、赤潮等;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千里眼”的优越性;在灾害发 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可以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等进行监测。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测量等。在防灾减灾中,可以快速确定受灾人员位置,发 出求救信号,可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3)地理信息系统:用途最为广泛,可以对灾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查询、检索空间信息,对自 然灾害进行评估、预测。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成因与规律分析、损失调 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