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1685

3.1 光的折射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73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折射,教学设计,格式,2025-2026,学年,苏科版
  • cover
课时编号 013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教材分析 本节是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的折射 透镜》的第一节,是光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生活中 “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浅” 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现象;通过 “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和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两个活动,揭示光的折射规律;接着通过例题和 “太阳奇观” 的阅读材料,展现光的折射在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的应用。此内容不仅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意识,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光的折射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科学规律缺乏系统认识。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抽象思维和实验探究方面仍需引导。学生可能对 “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的理解存在困难,对 “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如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 认识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模拟来突破。此外,学生对光的折射在自然现象中的应用了解较少,需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拓展。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经历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对光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光的折射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 难点: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尤其是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以及光的折射在自然现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包含光的折射、太阳奇观的视频、图片等)、实验器材(激光笔、水槽、水、玻璃砖、硬币等)。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包含 “水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浅” 现象的视频,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为什么从岸上看到的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的折射之谜。” 倾听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顺利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折射现象 1. 演示活动 3.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将一束光斜射到容器底面 O 处,向容器中注水,观察底面上光斑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设法使光束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显示出来,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是否变化;使光束垂直于水面射入,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光的入射方向,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怎样变化。 2. 讲解折射现象:当光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当光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二、折射规律 1. 演示活动 3.2:“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 3-3 所示,向水槽中注水,使水面恰好通过背景屏的圆心 O。将一束光从空气经圆心 O 射入水中,观察背景屏上显示的光路,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从垂直于水面入射开始,逐次增大入射角,观察折射角如何变化,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使一束光从水经圆心 O 射入空气中,逐次改变入射角,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和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有什么不同。 讲解折射规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