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1933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节 第1课时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1596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关系,间的,速度,PPT,37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1课时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会用来分析、解决问题. 3.掌握速度位移公式的推导过程. 4.熟练应用速度位移公式分析求解运动学问题. v0+at 初速度 加速度 加速度 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s=vt,在v-t图像中,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t时间内的位移对应图像中阴影矩形的面积. 2.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的图线和_____包围的“面积”.如图所示,物体在0到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_____的面积. 时间轴 梯形 2.推导 速度公式:vt=_____. 位移公式:s=_____. 由以上两个公式消去t,可得: 2as v0+at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公式vt=v0+at适用于任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 (2)公式vt=v0+at既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 (3)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  ) × √ × √ × × 第1课时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课堂 深度探究 知识点一 速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1.公式vt=v0+at中各量的含义:v0、vt分别表示物体的初、末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且a为恒量,at就是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 2.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vt=v0+at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公式的矢量性 公式vt=v0+at中的vt、v0、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应先选取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取正值,若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取负值. (2)若计算出vt为正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若vt为负值,则表示末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4.两种特殊情况 (1)当v0=0时,vt=at.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表明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其运动时间成正比. (2)当a=0时,vt=v0.加速度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2025·揭阳市期中)若火箭发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火箭速度的变化规律为v=(2t+4) m/s,这段时间内(  ) A.火箭的初速度为2 m/s B.火箭的加速度为4 m/s2 C.在3 s末,火箭的瞬时速度为10 m/s D.火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解析] 根据v=(2t+4) m/s,可知火箭的初速度v0=4 m/s,加速度a=2 m/s2,则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D错误;在3 s末,火箭的瞬时速度v1=(2×3+4) m/s=10 m/s,C正确. √ √ 知识点二 位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角度1 用v-t图像求位移    某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求: (1)物体到出发点的最远距离; (2)前4 s内物体的位移; (3)前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答案] (1)6 m (2)5 m,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3)7 m 角度2 位移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是s=12t-3t2(t的单位是 s,s的单位是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 A.12 m/s;6 m/s2 B.12 m/s;-6 m/s2 C.6 m/s;-6 m/s2 D.6 m/s;6 m/s2 √    由初速度v0=2 m/s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3 s内通过的位移为12 m,问: (1)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为多大? [答案] 6 m/s  (2)汽车在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答案] 8 m 知识点三———刹车类”问题    (多选)(2025·佛山市期中)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速度v0=20 m/s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