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8783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1-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639935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水陆交通,变迁,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水陆交通的变迁 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难点: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等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怎么理解这句话?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 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释名》 1.陆路交通:道路铺设 (1)天然道路 ①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②人类转向定居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人工搬运(人力) 驯养动物(畜力) 橇的使用(工具) 发明轮车(工具) (2)人工道路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②表现: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工道路。 a.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罗马大道从不修成绕城高速,全部都是穿城而过,完全笔直。这里面有战略上的讲究。从外部看,便于罗马军队迅速控制城市;从内部看,便于罗马式城市规划的普及……穿城而过的阿皮亚大道成了让许多城市不战而降的利器。蒙森直接认为,修建大道促使罗马明确了统一意大利全境的意图。 ———李筠《罗马史纲》 罗马大干道“阿庇乌大道”:兴建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用68年时间建成。由罗马东南方向越过亚平宁山脉通往布林迪西。 b.中国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代: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代:唐朝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秦朝直道 驰道宽67.5米,中间三丈是皇帝专用的道路。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分析古罗马和秦朝交通的特点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 (1)特点: ①都是以都城为中心; ②遍布全国,分布广泛; ③都由国家组织修建; ④道路建设有统一的规范。 (2)作用: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加强、行政效率的提高; ②经济: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③军事:适应了开疆扩土、巩固疆域的军事需要; ④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 ⑤消极: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2.水路交通:运河开凿 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流。 (1)中国 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506BC胥河,世界开凿最早的运河) ②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③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 ④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2)西方 ①法国: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 ②荷兰: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陆上交通 西方 罗马 帝国 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中国 秦朝 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汉朝 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丝绸之路 唐朝 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 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人工运河 中国 春秋 已有运河(胥河、邗沟) 秦朝 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