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39810

2.1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课件(49张)

日期:2025-11-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915720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岩石圈,组成,物质,循环,课件,4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新课导入 问题:地球上多姿多彩的岩石不仅构成了美丽的景观,而且被广泛用作建筑材料。上图建筑所采用的岩石分别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哪一类?各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吗? 人民英雄纪念碑 (花岗岩) 赵州桥 (砂岩) 泰姬陵(大理岩) 个园假山(石灰岩)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学生能够认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影响,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地协调观 学生能够从区域视角认识区域所在地岩石的组成及特点,理解不同区域岩石类型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岩石圈空间分布和特征的整体认识。 区域认知 学生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过程,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特点及相互转化。 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地貌景观、矿产资源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思维 学生能够动手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岩石类型、特征及成因,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 要点导学 重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意义 01 难点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 02 01 岩石圈的组成 0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目 录 01 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 岩石圈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岩石圈 在地球表面,岩石无处不在,它形成了山脉、丘陵、山谷、洋底,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物质基础。 岩石圈 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型。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而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 侵入地壳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矿物颗粒细小,气孔构造 矿物颗粒大,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色泽美观,块状构造 喷出地表 岩浆岩 多呈肉红色或灰白色,略具黑色斑点,主要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矿物结晶颗粒较粗,肉眼明显可见 花岗岩 多呈黑、黑灰等色,主要矿物有辉石和长石,矿物结晶颗粒较细,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见,岩石中常见气孔 玄武岩 多呈灰、灰绿、紫红等色,主要矿物有角闪石和斜长石,岩石中常见气孔。“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安山岩 沉积岩 水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固结也可以形成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打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就形成了沉积岩。 沉积岩 在岩层中有时能找到化石 具有层理构造 沉积岩 砾岩比较粗糙,可以见到明显的砾石,如果胶结成岩石的砾石具有棱角,则称为角砾岩。 砾岩 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 砂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 ,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 石灰岩 由黏土脱水胶结而成的岩石。以黏土类矿物(高岭石、水云母等)为主,具有明显的薄层理构造。 页岩 变质岩 已成岩石 变质岩 与原有岩石相比,变质岩质地致密,密度较大,颗粒定向排列,形成片理构造。 变质岩 具有板状构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