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宇宙的定义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 2.可观测宇宙 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137 亿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 知识点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 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知识拓展 天体的类型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 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 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如下图所示: 2.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共同点 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 关系 是级别相同的恒星系统 联系 两者都是星系,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一起构成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即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 3.太阳系与地月系 (1)太阳系 ①组成: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太阳是中心天体。 ②八大行星分类 ③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 (2)地月系 组成 地球与其卫星月球 特点 月球环绕地球公转;月球自转方向、周期与公转方向、周期完全一样 联系 月球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 知识点3 特殊行星———地球 1.特殊性 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2.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1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典例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2)若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天王星 A C 信息提取 ①图中横坐标表示轨道半径(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②结合 “生命宜居带”的位置,可判断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距离恒星越远。 解析 (1)读图可知,恒星质量越小,“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近;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 带”离恒星越远,因此“生命宜居带”强调的是某区域距恒星的远近。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 球上的温度不因距离太阳过近而太高,也不因距离太阳过远而太低,从而适宜生命生存。 (2)结合“生命宜居带”与恒星间距离的变化规律可知,若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 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 思路拓展 判断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方法 (1)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 (2)二看该行星是否具有适宜的温度(从与恒星的距离、自转和公转周期、大气层方面分 析)。 (3)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 析)。 (4)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 定点2 月相变化有何规律 1.月相的变化规律 月相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在地球上 观察到的现象 同太阳出 没比较 月出时刻 月落时刻 出现日期 (农历) 新月 日、地、月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彻夜不见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初一 上弦月 日、地、月三者连线大致成直角 上半夜见于西边天空,亮面向西凸 迟升后落 正午 半夜 初七、初八 满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