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基本性质 海水的性质主要指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 (2)世界大洋的盐度、温度和密度分布的宏观特征 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的变化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 向上的变化却十分显著;在垂直方向上,基本呈层状分布,且随深度的增加,水平方 向上的差异逐渐缩小,深层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分布均匀。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海水的性质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2.海水的盐度及其分布 (1)海水盐度的概念 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用盐度表示,即每1 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 物质的总克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 (2)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蒸发和径流注入。 (3)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分布特征 a.从赤道向两极呈马鞍形分布。 b.赤道地区盐度较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是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高值区域,自 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盐度逐渐降低。 c.在各海区中,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3.海水的温度及其分布 (1)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海水的温度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海水热量主 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热量的主要消耗途径是海水蒸发。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4)海水盐度的垂直变化 在垂直方向上,海水的盐度在不同纬度带的海域呈现不同的特点。海水深度 小于1 000米海域,高纬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低、中纬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海水深度大于1 000米海域,各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 不大,稳定在35‰左右。 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 e.表层海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在一年中,同一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夏季高 于冬季;在一天中,表层海水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4—16时。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2)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a.在水平方向上,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b.在南北半球分布上,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而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 行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 c.从等温线的疏密来看,不同温度性质的海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梯度最大,等温线 特别密集。 d.在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到海底,海水温度呈递减的趋势。大致在1 000米以下,海 4.海水的密度及其分布 (1)海水密度的概念:海水密度是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g·cm-3。海水的密度 值为1.02~1.07 g·cm-3。 (2)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 (3)海水密度的分布特征 a.在水平方向上,赤道附近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向两极方向海水密度逐渐增大,在 两极的寒冷海域出现密度最大值。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的总趋势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1.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海水制盐;海水淡化。 2.海水温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对气象、航海、捕捞业等有深刻的影响。 3.海水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直接影响航行于海中,特别是深海中的探测船和潜艇。 (2)对设在海底的通信电缆有重要影响。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2 |海水的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3 |海水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波浪 (1)形成:大多数波浪是在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由海底地 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称之为海啸。 (2)常见类型:风浪、海啸。 (3)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a.在海岸附近进行着侵蚀和堆积作用。 b.利用波浪开展体育项目、发电等。 2.潮汐 (1)概念:海水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古人将白天 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 a.潮汐是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