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540929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8542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统编
,
逻辑
,
必修
,
选择性
,
政治
,
分析与综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2《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的含义、常用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等)及特征。 2.把握综合的含义、常用方法(结构综合、功能综合等)及特征。 3.领会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学会在对立统一中运用两种方法推动认识发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分析与综合的区别与联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品质。 2.公共参与: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制定学习计划、分析社会现象),在实践中体会两种方法的协同作用,提升参与社会事务的理性思维水平。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分析与综合的含义、方法及特征;二者的辩证关系。 2.难点:理解“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反对割裂二者的形而上学思维(如只分不总或只总不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精选 “食品安全检测”“城市交通系统优化”“生态保护” 等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议学任务单,明确分析与综合的操作步骤。 2.学生:预习教材,搜集生活中运用分析或综合方法的实例(如拆解机械零件、制定班级活动方案);复习必修 4 中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视频展示:某品牌奶粉因“营养成分标注模糊” 引发消费者质疑,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专业检测最终确认其成分合规但标注不规范,企业随后优化了标签设计。 提问: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确认奶粉是否合格?仅检测单一成分能得出结论吗? 导入:要科学认识复杂事物,需同时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本节课我们将探究分析与综合的含义、方法及其辩证关系。 展示本课知识结构: 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精彩课堂】 总议题:如何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破解 “复杂问题”? 子议题一:理解分析的含义与方法 议学情境一: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分析思维 材料1:某实验室对“有机蔬菜”的检测流程: ①定性分析:检测是否含有农药残留(如有机磷、拟除虫菊酯); ②定量分析:若含残留,测定具体含量(单位:mg/kg),与国家标准对比; ③因果分析:追溯残留来源(如土壤污染、喷施农药)。 材料2:某中学对“学生近视率上升”的调查: ①拆解问题:分为“用眼习惯”“作业时长”“电子设备使用”“遗传因素”等子项; ②逐个分析:统计每天使用电子设备超过 2 小时的学生占比,对比其近视率与其他学生的差异。 议学问题: 材料1中,实验室为何要从 “定性”“定量”“因果” 三个角度检测蔬菜? 材料2体现了分析方法的哪些特征?如果只分析 “作业时长”,会导致什么误区? 学生互动 分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小组1:定性分析能确定 “是否有害”,定量分析能明确 “危害程度”,因果分析能找到问题根源,三者结合才能全面认识蔬菜安全性。 小组2:材料 2 体现了分析的 “分解性”——— 把复杂问题拆分为子项;如果只看 “作业时长”,会忽视其他因素,导致 “片面归因”。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回答,强调分析的核心是 “分解与深入”: “分析就像拆解一台机器,只有逐个研究零件的结构和功能,才能理解其运作原理。但如果只盯着零件不放,永远看不到机器的整体用途。” 结合材料总结分析的含义: 分析是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层次,或把发展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议学提示: 分析的常用方法: 定性分析:判断事物的性质或属性(如 “蔬菜是否有机”); 定量分析:确定事物的数量关系(如 “农药残留量”); 因果分析:探究事物变化的原因与结果(如 “近视率上升的诱因”); 结构分析:分析事物的内部构成(如 “细胞的细胞器组成”)。 分析的特征: 优点:精准把握事物的细节和深度(如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28张PPT)(2025-10-08)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件(31张PPT)(2025-10-08)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课件(20张PPT)(2025-10-08)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 课件(18张PPT)(2025-10-08)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27张PPT)(2025-10-0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