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2023江苏,5—7)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 B.上部林带 C.山体海拔 D.基带类型 2.该山地高山灌丛草甸带坡向差异不明显,原因是山体顶部( ) A.面积小 B.降水多 C.风力大 D.气温低 3.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光照 (2022浙江1月选考改编,11—12)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4.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山东,5—6)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7.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8.[2022江苏,24(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Ⅱ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6分) (2)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6分) 考点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3山东,1—2)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0.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2021全国乙,9—11)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12.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13.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考点3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 14.(2023全国甲,44)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说明“山水林田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