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1445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练习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956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自然环境,整体性,课件,练习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过关练 题组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据此回答下题。 1.材料显示影响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修建水库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区域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3.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 A.甲—水位下降         B.乙—改善气候 C.丙—增加         D.丁—加重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美国阿拉斯加州常绿针叶林有向落叶林演替的迹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影响阿拉斯加州常绿针叶林向落叶林演替的自然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热量        D.土壤 5.阿拉斯加州针叶林的演替对该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 A.遮阴能力增强,利于林下苔藓生长 B.蒸腾作用减弱,土壤湿度上升 C.冬季积雪量减少,加剧气候变暖 D.微生物分解加快,二氧化碳释放增多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6.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7.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能力提升练 题组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与其他重金属显著不同,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在海拔3 700~4 300 m,大气汞含量主要受大气汞的长距离传输控制。陆地生态系统可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带来的汞,或通过叶片吸附大气汞并以凋落物的形式累积在土壤中。1860年以来,青藏高原土壤汞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含量高于北坡。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土壤汞累积机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青藏高原大气汞最可能来自(  ) A.北美        B.南亚 C.欧洲西部      D.西伯利亚 2.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中,表层土壤中汞含量最多的是(  ) A.草甸        B.森林 C.灌丛        D.草原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倒淌河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了约3米,但从2005年开始,受高原暖湿化气候加剧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上升,近14年间上升了2.37米。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 (1)分析青海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2)推测2005年后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4分) (3)分析青海湖面积扩大给当地带来的生态影响。(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过关练 1.D 2.C 3.B 4.C 5.D 6.A 7.C 1.D 由材料可知,植被的破坏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环境失调。 2.C 水库的修建会对土壤、地下水、生物、岩石、地方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B 水库的修建可以增加下渗,使库区地下水水位上升,故甲是水位上升,A选项错误;水库的修建可以使当地蒸发增加,湿度增大,故乙是改善气候,B选项正确;水库的修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