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河谷的演变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图甲和图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类型都是河流堆积地貌 B.甲图中河谷的横剖面呈“V”形 C.乙图中凸岸侵蚀较强,凹岸堆积较强 D.甲图的河段没有堆积作用,乙图的河段没有侵蚀作用 2.形成甲图中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切侵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下图为某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截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横截面状况与河段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 A.①—AA',②—BB',③—CC' B.①—BB',②—AA',③—CC' C.①—CC',②—BB',③—AA' D.①—CC',②—AA',③—BB' 4.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上游山区“U”形谷广布 B.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积平原 D.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题组二 冲积平原的形成 下图是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相关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属于流水堆积地貌中的三角洲 B.乙处属于流水堆积地貌中的冲积扇 C.自a到b,沉积物粒径和厚度逐渐变小 D.a处可能会有泉水出露 6.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速减缓,基本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中上游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减轻 B.中下游水量减少,河口径流量增加 C.中上游河道裁弯取直,河流流速降低 D.中下游降水量减少,入海泥沙量小 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7.形成江心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化作用 8.江心屿和以下哪一种地貌最相似( ) A.“U”形谷 B.河口三角洲 C.雅丹地貌 D.海蚀拱桥 9.下列关于江心屿的发展,描述错误的是( ) A.江心屿慢慢会和北岸连在一起变成半岛 B.江心屿慢慢会和南岸连在一起变成半岛 C.南侧航道水位过深、水流过急、冲刷过快,不利于码头靠泊、航行安全 D.南岸局部区域堤防可能被掏空,影响防洪防汛 题组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某中学生在山区研学旅行中发现一处山谷并绘制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形成该山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11.图中住宅集中的地点及其相对优势为( ) ①甲地 ②乙地 ③地势较高,洪涝影响小 ④临近河流,取水较便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下面图1为黄河冲积扇局部分布图,商丘古城即坐落于此。图2为图1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2)描述从洛阳北至商丘一线黄河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和沉积厚度的变化特征。(4分)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冲积平原上,分析河流冲积平原为古城的建立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河流地貌的发育 洪积扇多由季节性河流在洪水期形成,一般呈现完美的扇形,如同张开的一把扇子,有扇顶、扇中、扇缘,甚至还有扇骨———呈放射状展开的分支河流。下图示意祁连山西部的昌马洪积扇(俯视)。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昌马洪积扇形成完美扇形的原因有( ) ①扇缘前端受地形阻挡 ②河流展宽、分叉 ③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堆积 ④地表多风化碎屑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与扇缘相比,扇顶( ) A.流量更小 B.堆积物较粗 C.透水性更差 D.实际蒸发量更大 澜沧江干流存在一段古河道,古河道上存在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的堆积物高地(海拔3 244 m)。地质工作者在达德沟口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