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2023全国乙,6、8)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 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 2.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2023新课标,9)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右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题。 3.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 (2022海南,8—9)在阿尔卑斯山脉南侧某些狭窄、少风的河谷上,分布着一种独特的石顶泥柱景观(右图)。它是由夹杂石块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泥柱由坚固的泥土组成,高度多在6~30米之间,其顶端盖有一个石块,往往顶端石块越大,泥柱越高。表层无石块覆盖的地方,泥土易受侵蚀,难以形成泥柱。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石顶泥柱顶端的石块在其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减弱( )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雨水侵蚀 5.最有可能破坏此地石顶泥柱景观的是( ) A.寒潮 B.地震 C.洪水 D.虫蛀 6.[2022山东,18(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a)。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b)。 图a 图b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分) (2)说明图a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 考点2 地质构造与地貌 (2023全国甲,9)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题。 7.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 (2022北京,5)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8.图中( ) A.地貌符合向斜成山规律 B.甲处岩脉形成年代晚于断层 C.岩层①比②的沉积更早 D.岩层③与④的形成环境相同 考点3 河流地貌的演变 (2022广东,3—4)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 10.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高考模拟练 古诗云:“常闻玉录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可见溶洞、石笋自古以来就自带传奇色彩。石笋有自己的“年轮”———通常深浅交互向上微凸平行展布,自下而上生长。大多数情况下,深浅交互的条带每年增加一组,称之为“年纹层”,反映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喀斯特地区的“地质钟”,溶洞里的天然“记录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下面正确示意石笋年纹层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