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1892

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练习+单元强化练习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054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第二,鲁尔区,单元,课件,为例
    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3.读世界某著名工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阴影区是世界著名的    工业区。(1分) (2)A、B、C为该工业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中A为      ,B为    。(2分) (3)本区内河航运发达,D、E为莱茵河的两大支流,其中D为   河,E为    河。除内河航运外,本区其他主要运输方式还有                   。(4分) (4)19世纪中期,以下四种货物中,经莱茵河运入该区且运量最大的是(1分)(  )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题组二 鲁尔区一度衰退的原因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水紧张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曾是欧洲“工业心脏”,其煤炭产量在1956年达到了顶峰,但在1957年受到来自美国的进口低价格煤炭的冲击,价格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销售困境,鲁尔区陷入煤炭危机,从此走上了衰退和复兴之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1957年以后从美国进口的低价煤炭价格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以生产高品质煤炭为主 B.美国煤炭低价倾销抢占世界市场 C.德国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D.造船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 7.鲁尔区煤炭危机与钢铁工业的关系是(  ) ①煤炭危机导致钢铁企业向其他地区转移 ②炼钢技术进步导致煤炭需求量下降 ③钢材的替代品增加使煤炭需求量上升 ④钢铁工业发展导致煤炭工业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组三 振兴鲁尔区的措施   (经典题)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下图为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D.园艺业比重增大 9.为改变工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 B.缩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规模 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10.在进行产业布局调整时,鲁尔区钢铁工业日益向西部集中,原因是(  ) 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莱茵河 C.就近获得通过莱茵河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德国鲁尔区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兴盛期—替代能源冲击的衰退期—产业转型的复兴期三个阶段。埃森市是鲁尔区的转型代表,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区为其中最重要的地标,是鲁尔区从兴盛到衰退再到转型的缩影,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埃森市产业转型复兴阶段(  ) A.摒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