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拔高练 高考真题练 考点1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山东,1—2)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广东,7—8)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下表为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名 称 2008年 2015年 2019年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3.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C.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4.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2022广东,15—16)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6.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1浙江6月选考,14)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7.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2 产业转移 (2022山东,10—12)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 ) 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品质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流 9.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 10.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 ( ) A.设计咨询 B.展览销售 C.金融保险 D.专业物流 11.[2024广东,17(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辽宁省大连市的松木岛化工园区距主城区约60 km,占地面积约35 km2。2005年,该园区开始承接大连市的化工企业转移,2016年被纳入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该园区大部分职工通勤于工作地与主城区之间,呈现职住分离现象。紧邻松木岛化工园区的S村,目前户籍人口约3 800人,常住人口约2 300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渔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及外出务工。下图示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