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2626

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58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章,城市,产业,区域,发展,复习
  • cover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混点 产业比重与产业产值   读河南省产业比重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面三题。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年 15.7% 55.0% 29.3% 2020年 9.7% 41.6% 48.7% 1.根据表格可知,河南省2007—2020年(  ) A.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 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 C.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 D.产业结构变得不协调 2.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素质     B.对外开放程度 C.城镇化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3.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有(  ) ①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②引进电子装配企业 ③发展观光农业     ④引入钢铁、纺织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易错点 城市辐射功能的比较   珠三角都市经济圈,是由珠江三角洲区域的9个城市组成的经济圈,约占中国大陆经济总量的9.2%。下图为珠三角部分区域图,下表为珠三角部分城市人口、经济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地区 2020年人口(万人) 2022年经济总量(亿元) 广州 1 867.7 28 839.00 深圳 1 756 32 387.68 东莞 1 046.7 11 200.32 佛山 949.9 12 698.39 惠州 604.3 5 401.24 江门 479.8 3 773.41 中山 441.8 3 631.28 珠海 244 4 045.45 香港 747.42 24 279.74 4.对东莞产业发展辐射作用较强的城市是 (  ) A.广州、深圳     B.深圳、香港 C.广州、香港     D.深圳、惠州 5.与东莞相比,深圳对惠州的辐射作用整体偏弱,主要原因是(  ) A.惠州地理位置偏远     B.政策支持较弱 C.惠州产业基础薄弱     D.历史文化差异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2.D 3.B 4.A 5.C 1.C 2007—2020年,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第一产业的比重在减小,但不代表其产值在下降,A错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在下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在提高,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减小,因此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应减少,B错误;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产值增加,C正确;从数据比例来看,河南省经济重心已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趋向协调,D错误。 易混辨析 产业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单纯的比重变化无法反映具体数值(绝对值)情况。如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并不代表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速高于第一产业。同样,某区域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升高,也并不代表第三产业的产值就一定升高,主要是第三产业产值增速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但是结合区域发展大背景,可以分析得出具体产值变化情况,比如题目所述时段河南省经济高速发展,此时第三产业比重也在增大,则第三产业产值必然增加。 2.D 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主要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有关,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可知,随着经济发展,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会先向第二产业转移,而后向第三产业转移,使得三次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故选D。 3.B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纺织业、电子装配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业是重工业,这些产业层次较低,②④错;河南省应该引入高科技新兴产业、观光农业(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①③对。故选B。 4.A 由图可知,广州和深圳距离东莞较近,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东莞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A正确;香港距离东莞较远,对东莞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惠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东莞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B、C、D错误。 5.C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东莞和惠州都与深圳相邻,A错误;国家政策对于珠江三角洲的扶持力度较大,B错误;惠州经济较为落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深圳对惠州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C正确;三者空间距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