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5972

6.3.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8697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3.2,PPT,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6.3.2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本节聚焦: 1.为什么说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的基因频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与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有 什么关系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01 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那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也是不定向的呢? 思考 种群中出现大量 的可遗传变异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新的等位基因→ →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随机的、不定向的 探究 实践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3)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 基因型个体数 SS 10 Ss 20 ss 70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Ss 20% 22.9% ss 70% 65.6% 基因频率 S 20% 23% s 80% 77% 71.1% 25.8% 28.9% 14.4% 56.7% 61.3% 25.8% 74.2% 28.9% 12.9% 升高 降低 11 22 63 12 24 57 13 26 51 探究 实践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3) 根据教材P112~113“探究·实践”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会影响。因为树干变黑后,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导致其个体数减少,影响出生率。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蛾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因为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表型)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 探究 实践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P113) 根据教材P112~113“探究·实践”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生了进化。依据是桦尺蛾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桦尺蛾种群发生进化了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选择。因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保留下来的机会少,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根据资料分析,决定桦尺蛾进化方向的是什么?为什么? 不定向的变异 不利变异(基因) 有利变异(基因) 淘汰 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生物定向进化 多次选择和积累,通过遗传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 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随堂小练 (  )1.从根本上讲,没有突变,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  )2.突变具有低频性,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  )3.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4.所有变异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5.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 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的,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 有利有害不是绝对的; × 可遗传变异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基因频率的改变; 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03 实验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 。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有可能存活下来。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耐药性 耐药菌 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03 材料用具 经高温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及固体培养基平板, 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含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卡那霉素等)的圆形滤纸片 (以下简称“抗生素纸片”),不含抗生素的纸片, 镊子,涂布器,无菌棉签,酒精灯,记号笔,直尺等。 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03 方法步骤 相互垂直 涂布器 不含抗生素 抗生素纸片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03 方法步骤 12~16h 抑菌圈 的直径 抑菌圈边缘 注:滤纸片上的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