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7319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课件(共74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387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牛顿,运动,教科,PPT,74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6.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并理解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 2.能够获取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自主学习 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汽车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何计算汽车的运动情况? 提示:通过分析汽车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由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 教材梳理 (阅读教材P129—P131完成下列填空) 对于质量已知的物体,如果知道它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_____,再通过_____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加速度 运动学的规律 课堂探究 师生互动 在情境导学的情境中,若一辆汽车的前方出现事故,进行紧急刹车,刹车所受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汽车到发生事故的位置为50 m,g取10 m/s2,刹车时汽车的初速度为多少? 提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mg=ma,解得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4 m/s2 由运动学规律得v02=2ax,解得v0=20 m/s。 滑冰车是儿童喜欢的冰上娱乐项目之一。如图为小明妈妈正与小明在冰上做游戏。小明与冰车的总质量是40 kg,冰车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在某次游戏中,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40 N 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使冰车自由滑行。假设运动过程中冰车始终沿直线运动,小明始终没有施加力的作用,g取 10 m/s2。求: (1)冰车的最大速率; 答案:5 m/s 例1 以冰车及小明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 vmax=a1t 联立解得vmax=5 m/s。 (2)冰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行的总位移大小。 答案:50 m 冰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有 x1= a1t2 冰车自由滑行时有μmg=ma2 vmax2=2a2x2 又x=x1+x2 联立解得x=50 m。 变式拓展1.请根据【例1】中的情境,试求冰车一共滑行了多长时间? 答案:20 s 撤去推力后,冰车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速度为0 由运动学公式得0=vmax-a2t′ 解得t′=10 s 所以t总=t+t′=20 s。 变式拓展2.请根据【例1】中的情境,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40 N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5 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则冰车自由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5 s 由运动学公式得vmax′=a1t1 解得vmax′=2.5 m/s 停止施加力,冰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 又0=vmax′-a2t″ 解得t″=5 s。 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的解题思路 2.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1)方程的形式:牛顿第二定律F=ma,体现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应用时方程式的等号左右应该体现出前因后果的形式,切记不要写成F-ma=0的形式,这样形式的方程失去了物理意义。 (2)正方向的选取:通常选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同向的力取正值,与正方向反向的力取负值。 (3)求解:F、m、a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解题时写出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说明,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注意:如遇多过程问题,可把整个过程拆分为几个子过程,对每个子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特点分析。但注意运动转折点的速度,该点速度是上一过程的末速度,也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解决问题起重要作用。 针对练1.(2024·湖南郴州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向右滑行,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取g=10 m/s2,则物体在3 s内的位移大小为 A.0.5 m B.2.5 m C.3.75 m D.5 m √ 针对练2.(2024·浙江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