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5485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检测+课件(共19张) (2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950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中国,2份,19张,课件,检测
    评测练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 上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三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四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5)据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 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答案 (1)青海省境内黄河比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原因:青海省境内黄河流经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大(长江流经青海省境内,部分在青藏高原上,落差小)。 (2)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种植业: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 畜牧业: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较差的山地适合牧草的生长。 林业: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比较丰富。 (3)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科———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育;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数量———适度放牧;减灾防灾———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接近原料地(矿产资源丰富),接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5)清洁生产。 环境效益: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 经济效益;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产品多元化,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深度开发(循环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经济效益。 课件19张PPT。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二课时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学习目标1.通过列表比较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印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2.通过案例分析,思考理解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①概念:②核心:③手段:⑤原则:⑥目的:④资源利用方式: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友好方式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1.循环经济 (1)概况: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