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48706

12.3滑轮(含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物理 讲义[人教版 (2024)]

日期:2025-10-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17298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2.3,滑轮,解析,2024-2025年,八年级,下册
  • cover
12.3滑轮 一.重点知识总结 知识点一: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1.滑轮: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2.定滑轮 (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 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不计绳重和摩擦) 3.动滑轮 1.定义: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4.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2倍。 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4.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 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二.经典基础训练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 1.如图是小明自制的仪器,其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不同方向的拉力、和通过滑轮匀速提升同一个物体,这三个拉力的大小关系是( ) A.最大 B.最大 C.最小 D.一样大 3.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用不同的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时,最费力的是(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 A. B. C. D. 5.在图中,物体A的重力为G,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的大小等于(  ) A.0.5G B.2G C.0.5f D.2f 6.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的是(  ) A. B. C. D. 7.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2m/s B.20N 0.8m/s C.5N 0.2m/s D.5N 0.8m/s 8.如图所示,通过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9.在日常生活中,用小于100N的力一定能提升重10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杠杆 B.斜面 C.一个定滑轮 D.一个动滑轮 10.如图所示,是探究“使用动滑轮”的实验,细绳的两端与两测力计相连,动滑轮下方所挂钩码的重为G,用手竖直向上拉动自由端的弹簧测力计。、是两测力计受到细绳的拉力。若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弹簧测力计应在水平方向上调零 B.用手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时, C.钩码上升10cm,绳自由端向上移动20cm D.当钩码静止时,拉力的大小一定等于 11.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