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地球仪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1.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 ) A. B. C. D. 2.能让我们直观、逼真地了解地球全貌的工具是( ) A. 地球仪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政治地图 D. 旅游地图 3.地球仪模型和水平桌面所成的夹角的角度应为( ) A. 23.5° B. 30° C. 45° D. 66.5° 4.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其转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B.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C.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D.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5.同学们学完地球和地球仪后,尝试把乒乓球球穿在铁丝上制作地球仪,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A. B. C. D. 6.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 A. 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B. 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 C. 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D. 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7.在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 地球自转轴 B. 地球公转轴 C. 经线和纬线 D. 极点 8.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仪上的地轴是真实存在的 B. 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 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是不存在的 9.如图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 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C. 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 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11.把地球表面看作地球仪一样的光滑球面,某人从赤道上一点出发,先向北前进1000千米,再向西前进1000千米,然后再向南前进1000千米,最后向东前进1000千米,那么他最后的位置应在( ) A. 出发点以东 B. 出发点以西 C. 回到出发点 D. 无法确定 12.关于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好几根地轴 B. 再过10年会消失 C. 是倾斜的 D. 地轴连接地球和月亮 13.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地球仪上显示的区域主要是东、西半球中的 _____半球。 (2)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 _____,经线指示 _____方向。 (3)AB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点 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_____点。 (4)下列有关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 A.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B.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 C.地球仪表面的经纬线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D.拨动地球仪,其围绕地轴转动 14.读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相应的方框内标出地轴、北极、南极、经线、纬线并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 (2)经线指示 _____方向;纬线指示 _____方向。 (3)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长度 _____。(相等或不相等) (4)纬度度数向北增大为 _____纬,代号为 _____;度数向南增大为 _____纬,代号为 _____。 (5)有人希望他家的窗户四面八方都朝南的话,他应该把房子建在哪?_____。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北回归线 15.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学习地理,地理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右图是某地理学习小组制作地球仪的步骤和过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两个顶点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应该是_____(填“相等”或“不等”)的。 (2)图③中,把乒乓球用倾斜的铁丝穿起来,倾斜的铁丝两头,即a处和b处,用胶布裹几圈固定。a处代表_____极,b处代表_____极。 (3)小明想知道制作的地球仪的比例是多少,他量算出所用地球仪赤道的周长是100厘米,则该地球仪的比例尺是_____。 (4)判断下面四位同学制作好的地球仪中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