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4661

17. 陋室铭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86269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陋室,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陋 室 铭 刘禹锡 新知导入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 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 新课导入 何为陋室 新课导入 为何刘禹锡要住“陋室” 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 新课导入 为何刘禹锡要住“陋室” 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人物介绍 (772—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 等名篇。 刘禹锡 人物介绍 题目解读何为“铭”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新知讲解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 —朱熹 新知讲解 提示: 德馨 ( ) 苔痕 ( ) 鸿儒 ( ) 案牍 ( ) 西蜀 ( ) 调素琴 ( ) xīn hén hóng rú dú shǔ tiáo 自由练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新知讲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展示朗读:要求标出韵脚,读出节奏。 新知讲解 陋室铭 注释译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新知讲解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就 灵验 这 简陋的屋舍 只是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 这里指德行美好。 长到 映入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新知讲解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调弄,这里指弹(琴)。 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使……受到扰乱。 使……劳累。 形体、躯体。 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新知讲解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