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57199

古代~现代中外文化差异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综合实践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573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古代,现代,中外,文化差异,课件,16张
  • cover
(课件网) 中外文化差异 古代~现代 演讲人姓名 中世纪时期与此时中国宋代的对比 黑暗中世纪:神权至上 在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和教皇爆发了矛盾,亨利四世宣布罢黜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作为反制,格里高利七世也针锋相对的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并废除他的皇位。无奈,只能向教皇低头请罪。亨利四世身穿毡毯,赤脚在意大利卡诺莎城堡外的冰天雪地中站了3天三夜,格里高利七世才原谅他。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把<圣经>作为信仰的绝对权威,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宣扬上帝创造一切,高于一切。人和国家都被看成上帝的创造物,一切权力来源于上帝,并受上帝的支配。教权与王权的斗争贯穿于整个中世纪。教会与国家、教权与主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宋代: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 宋代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君主专制权利的相应加强,以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宋代理学思想。 宋时讲学的风气是很盛的,晚唐、五代之际书院逐渐兴起,宋时更为兴盛往往有许多学者聚集从事研究。名人所在之地求学的人闻风輚集的亦不少,宋朝人的学问是注重实用的,所以凡事都讲究质实文学也受其影响。 在教化中,宋代文化强调经世,注重实学实用,以培养造就济世致用之才,体现出一种昂扬的积极入世的人文情怀。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由魏晋的超纯化、隋唐的才情充沛到宋代归于收敛内省。因此,宋代文化并不只是空谈性理,而是同样具有经世之用。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的熙宁变法,都是以宋学经世理念为指导,以理学“内圣外王之道”为依据的社会变革实践活动。 平民生活对比 中世纪西方平民使用陶琬与刀子、勺子。 贵族食用肉类与面包,而平民只有作物和粗面包(类似于馒头),中世纪西方物资十分匮乏 宋代百姓使用黑陶或白瓷餐具以及筷子等。 富人和官员有各种肉类与各种菜肴,平民也能享用部分常见肉类与作物制品,如东坡肉、烧鹅等。 宋代主流肉食是羊肉。 军事实力差别 中世纪的欧洲由大小领主们带领军队听从国王号召,还会为了上帝而战斗,如十字军东征。军队从上到下为国王-领主-骑士-扈从-少数的常备军、征召兵、民兵、雇佣兵等。规模较小,如布汶之战(1214年)法军:约 6,500-7,660 人(1,200-1,360名骑士、300名骑马的军士、5,000-6,000名步兵)。 战时自备武器装备 宋代实行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直接秉承皇帝旨意,调发全国军队。军队规模较大,仅宋仁宗时(1041年)就有1259000人之多。 由国家统一分发武器装备。 文艺复兴 西方思想进步运动 02 蒙古西征,西方开始进步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当时的蒙古帝国土疆之广大是史无前例的。 蒙古人的“致胜法宝”:安息人射箭法、装备优势、马匹耐力更好更强壮、战术更有优势等。 在于蒙古军队的作战中,欧洲人学会了蒙古人从东方(宋朝)、阿拉伯等带来的一系列技术,如黑火药、罗盘、天文知识和各种手工技术等。为后期西方推翻封建贵族阶级和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基础。 西方大变革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以人文主义为核心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