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常见的酸(2) 课时 第2课时 共2课时 核心素养 重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物理性质、酸的通性 难点:归纳酸的通性、C和S的检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了解实验室常见的酸,认识酸的主要性质。 知道酸使用的注意事项。 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及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思维 通过对酸的组成和性质的学习,认识酸通常具有相似的性质及其原因。 探究实践 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探究C和S的检验。 (四)态度责任 课前准备 浓硫酸、稀硫酸、锌粒、氧化铁粉末、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铜、氯化钡溶液、试管若干支、大烧杯、小烧杯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新课引入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浓硫酸 硫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它的化学式是S。 完成课本P13活动 探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对比稀盐酸的性质,你有什么发现? 能与稀盐酸反应的物质大多都能于稀硫酸发生反应。 你认为造成这种相似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且要参与反应,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稀盐酸和稀硫酸又存在各自的特点,例如稀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硫酸钡沉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说说你的观点。 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不同酸有各自的特性。 小结归纳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课本P14活动 归纳小结 1.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难挥发,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物理性质)。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①强腐蚀性(化学性质)。 ②吸水性(物理性质)。 ③脱水性(化学性质)。 浓硫酸稀释操作 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比较 课本P14思考与讨论 硫酸的主要物理性质:纯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难挥发,密度比水大。 硫酸的用途:除锈、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作酸洗剂。 盐酸和硫酸的用途比较 课本P14表1-4 盐酸与硫酸的用途比较 硝酸 硝酸也是一种工业上有着广泛用途的强酸,它的化学式是HN。 介绍浓硝酸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浓盐酸的特性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那么,其他酸是否也具有盐酸的这些性质呢?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新的酸,硫酸。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反应,除此之外硫酸还有哪些不同于其他酸的特点呢?(
课件网) 常 见 的 酸 硫 酸 硫酸也是一种常见的酸,它的化学式是S。 课本P13活动 将稀硫酸分别滴入盛有锌粒(Zn)、F粉末、CuO粉末、Cu(OH、 BaC溶液的试管中,如图1-21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1-21 稀硫酸酸性的实验 硫 酸 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将稀硫酸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 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 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 将稀硫酸滴入盛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锌粒的体积逐渐变小,直至消失,试管中溶液温度上升 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消 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消失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逐渐溶 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稀硫酸能和某些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Zn + S ZnS + F + 3S F(S + 3O CuO + S CuS + O 稀硫酸能与某些金属 氧化物反应 稀硫酸能与碱反应 Cu(OH + S CuS + 2O S + BaC BaS + 2HCl 稀硫酸能与某些盐反应 对比稀盐酸的性质,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能用BaC来检验溶液中存在S吗? 1. BaS是既不溶于水也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