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苏轼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简介 《东坡七集》 作品简介 《东坡易传》 《潇湘竹石图卷》 《古木怪石图卷》 作品背景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执不同的意见,被逐出朝廷,任杭州通判,三年后,转任密州太守,实质上已被贬官。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求雨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课文诵读 课文诵读 课文分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 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词牌名。 江城子 今山东诸城。 密州 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老夫 姑且,暂且。 聊 豪情。 狂 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 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为报 为了报答。 倾城 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指作者自己。 太守 看孙郎 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课文分析 老夫暂且引发少年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余随从骑战马,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答倾城百姓相随太守观战的盛情,我要像三国的孙郎那样弯弓射猛虎。 译 文 课文分析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酒酣胸胆尚开张 稍白。 微霜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 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云中 会 定将。 挽 拉。 雕弓 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 圆月。 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天狼 课文分析 畅饮美酒,胸襟开阔,胆气豪壮。鬓角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赦免魏尚呢(朝廷什么时候派遣使者手持符节来赦免我重用我呢)?我终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朝着西北方向,射杀来犯的西夏军队。 译 文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自主学习提示 诗句品析 分析“行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