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学习目标 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词作,把握词作的内容。 壹 能够赏析词句,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 贰 能够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叁 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她的作品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有《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等存世。 1903年春,王廷钧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成门外泰顺客栈,此时的秋瑾已经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决心。 背景链接 朗读课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自由朗读 【诵读指导】 朗读时,上片语速放慢,读出词人的失落、幽怨之情;下片语速较快,语调高昂。“青衫湿!”一句,语速缓慢沉重,读出悲伤叹惋之感。 课文注释 我暂时居住在京城,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黄色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译文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拭,擦。 秋容如拭 精读赏析 开篇交代写作的地点、时间 “早又是”隐隐透露出对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的感慨 一个“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早又是 拭 用典,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 课文注释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史记·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2年楚汉交兵时,楚军被围在垓(ɡāi)下(今安徽灵璧东南),项羽夜闻四面汉军都唱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丧失信心,引兵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1896年在湖南结婚,至写这首词时,恰为八年。 八年风味 思念浙江故乡。 思浙 我。 侬 蛾眉 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这里借指女子。 殊 很,甚。 未屑 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结婚八年来一人徒劳地思念浙江故乡。(老天)苦苦地让我做一个女子,我很不甘心啊! 译文 精读赏析 “强派”“殊未屑”等词语强烈表达了词人身为女子的不甘,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强派 殊未屑 上片:中秋时节,小住京华,秋容满眼,触景生愁。国家严峻的局势,婚姻家庭的束缚,都如千斤重担压在词人柔弱的肩头,强烈的不甘流露在字里行间。 课文注释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属类,范围。 列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却比男子的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一颗真诚的心,常为别人激动。 译文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在形式上,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列”与“烈”两字同音,使此句朗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在内容上,通过身与心的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