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66998

微项目 探秘蓬松剂——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课件(28张) 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8068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价值,必修,化学,高中,2019,科版
  • cover
(课件网) 微项目:探秘膨松剂 ———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 学习目标 1.对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进行实验探究,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 2.学习如何在真实情境中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松软或者酥脆特点的一类物质。 生物膨松剂:酵头等 化学膨松剂:碳酸氢钠等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请你结合资料,推测碳酸氢钠在妈妈和小鲁制作馒头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梳理推测的依据和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酵头 酵头是前一次发面蒸馒头时留下的一小团面。酵头的发酵原理是面团在酵母菌以及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乳酸、醋酸、乙醇等物质,其中二氧化碳能使面团内部形成海绵状结构,变得疏松;为减轻酸味、改善口感,常在面团中加入碱性物质(如碳酸钠溶液,俗称碱水)中和乳酸、醋酸等,这个过程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变得更加松软。不过,碳酸钠加入的量过多会使蒸出的馒头发黄、带有碱味。 资料卡片p33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A:酵头发酵后生成CO2和酸性物质 C:单独使用NaHCO3效果不好 D:添加NaHCO3和食醋,效果良好 B:这次面团发的不太好,加NaHCO3后蒸出的馒头发黄、碱味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推测的具体依据 推测NaHCO3的作用原理 NaHCO3单独用作膨松剂,效果并不太好 NaHCO3与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NaHCO3受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NaHCO3与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可能有Na2CO3生成 有碱性物质残留 发黄,并略带碱味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预测NaHCO3性质: 预测依据:①NaHCO3属于盐类,具有盐类的性质,可能与酸、碱、盐溶液发生反应②用NaHCO3蒸馒头的真实事件(馒头蓬松,色泽发黄); NaHCO3可能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能生成碱性物质(Na2CO3) NaHCO3可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NaHCO3溶液可能显碱性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设计实验: 根据你对NaHCO3性质的预测,选择实验试剂,并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用品: 试剂:主要有 。 其他用品: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或试管夹,带导管的橡皮塞,药匙,胶头滴管,火柴 NaHCO3,盐酸,澄清石灰石水,Na2CO3,酚酞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加热适量NaHCO3固体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管口附近有较多的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水、CO2 NaHCO3 H2O+CO2↑+ 实验和观察 2NaHCO3 H2O + CO2 ↑ + Na2CO3 △ 补充实验:取出剩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盐酸,用 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和观察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适量NaHCO3溶液中加入盐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产生的气体 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3 +HCl H2O+CO2↑+NaCl 实验和观察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等量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中加入酚酞 Na2CO3溶液呈深红色NaHCO3溶液呈浅红色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显碱性,且Na2CO3溶液碱性强 实验结论 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②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碳酸氢钠的性质 ③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 依据NaHCO3的性质,解释馒头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首先,酵头发酵后生成少量CO2和酸性物质。 其次,添加NaHCO3: ①利用NaHCO3与酸的反应,可调节面团酸度; ②利用NaHCO3受热分解产生CO2使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