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 本 信 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教科版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4单元《健康生活》 单元主题 身体密码———解锁健康生活的科学 课时安排 8课时 一、单元主题 身体密码———解锁健康生活的科学 二、单元大情景 “健康特工队训练营” 学生化身“健康特工队员”,通过完成七项特训任务(对应七课),破解人体健康密码,最终制定《校园健康行动指南》并举办“健康生活博览会”。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核心概念7.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 5.5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 7.1生物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学段目标 (3-4年级) ①描述人体主要器官功能及协作关系; ②设计实验探究运动、情绪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③提出健康生活方案并实践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身体》《身体的运动》《心脏和血液》《身体的“总指挥”》《身体的“联络员”》《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制定健康生活计划》共7课。 《我们的身体》核心内容是认识人体八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及其协同作用,建立“人体是统一整体”的科学观念。并尝试绘制人体系统关联图,分析感冒时多系统症状(如发热、乏力)的联动机制。 《身体的运动》核心内容为探究骨骼、关节、肌肉的协作机制(如杠杆原理),理解运动系统对动作的支持与保护功能。制作前臂屈伸模型(橡皮筋模拟肌肉,木棍模拟骨骼),验证肌肉收缩驱动骨骼运动。 《心脏和血液》核心内容为解析心脏泵血功能(四腔室结构)、血液循环路径(体循环与肺循环)及血液成分作用(红细胞运氧、白细胞免疫)。并尝试测量运动前后脉搏变化,探究心率与耗氧量的关系。 《身体的“总指挥”》核心内容为学习脑的结构分区(大脑、小脑、脑干)及功能(认知、协调、生命维持),强调大脑的核心指挥地位。通过案例分析(如脑损伤对行为的影响),模拟脑分区功能拼图游戏。 《身体的“联络员”》核心内容为揭示神经信号传递机制(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通过膝跳反射实验验证反射弧。并尝试绘制“针刺缩手”神经传导路径图,设计反应速度测试实验。 《学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核心内容为探讨情绪与健康的关联(如压力导致消化紊乱),学习调节方法(深呼吸、倾诉)。并尝试通过角色扮演处理冲突场景,制定“情绪管理日记”模板。 《制定健康生活计划》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旨在整合单元知识,设计个性化健康方案(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科学锻炼)。分析家庭生活习惯数据,制定《健康家庭公约》并实践打卡。 这7课之间通过“结构→功能→行为”的逻辑进阶,引导学生从认识身体到主动管理健康,渗透“生理是基础,心理是调节,行动是目标”的核心素养目标: 1.递进式认知链条: (1)结构基础(1-3课):从系统框架→运动支持→循环动力,建立人体生理基础。 (2)调控核心(4-5课):以脑为“总指挥”,神经为“联络员”,揭示生命活动的协调机制。 (3)应用升华(6-7课):从心理调节到行为实践,完成“知→行→责”的健康素养闭环。 2.跨课关联重点: (1)第4课“脑”与第5课“神经”构成“命令-执行”体系,共同解释第6课情绪管理的生理基础。 (2)第3课“血液循环”为第4课“脑功能”提供能量支持(如缺氧导致头晕),凸显系统互联。 (3)第7课健康计划需综合前6课知识(如运动系统锻炼、循环系统保护、神经系统调节)。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解释运动/循环/神经系统协作机制; 说明情绪管理对健康的影响 科学思维 设计“运动强度与脉搏变化”实验; 制作神经传导路径模型 探究实践 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归纳反射弧原理; 对比分析静息/运动状态生理数据 态度责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