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城镇化 1906年宁波三江口 50年代宁波三江口 80年代宁波三江口 2011年代宁波三江口 【学生活动1】城市化是什么?--(概念 标志) 思考:1、以宁波为例,依据材料1、材料2写出城市化的基本标志。 2、依据材料结合书本P36,说说宁波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那些影响。 一、城镇化的标志 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1.人口的集中过程: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 2.地域的转换过程: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劳动力转移的过程: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城镇化的标志 二、城镇化的意义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学生活动2】城市化是如何产生?--(动力机制探究) 材料3:产业结构变化图 合作探究: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图,结合书本分析宁波的城市化进程如何推进。 三、城镇化的动力 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城镇化水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三、城镇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材料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变化表 1800 1825 1850 1875 1900 1925 1950 1975 2000 发展中 国家 6% 6% 6.2% 7.1% 8% 9% 15% 25% 37% 1、请将表格中的的数据转绘到折线统计图中(添加自己设计的图例) 四、世界的城镇化进程 【学生活动3】城市化怎么了?--(特点分析) 2、结合书本P34-35材料,以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对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折线图,分别从城市化起步时间、目前发展速度、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分析其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四、世界的城镇化进程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原因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城市化水平 高低 原因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二战以后) 工业化早 民族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慢(甚至停滞) 快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高(70%以上) 低(不到40%)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相适应 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 四、世界城镇化进程 虚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最突出。 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印度、孟加拉国、印尼等。 四、世界城镇化进程 起步 振荡 停滞 恢复正常 快速 五、中国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后,取消了户籍限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镇中,城镇工业化发展速度快,推动城镇化发展。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为什么? 思考:分析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环渤海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成渝 城市群 思考:形成城市群有何作用? 加强区域间联系,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五、中国城镇化区域差异 自然条件差异 交通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就业 人口布局 六、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造地形 改变下垫面性质,影响局部气候 破坏原河网系统,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垃圾 六、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②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4.人口与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强化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1.改变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