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5066

7.1 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

日期:2025-11-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9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
  • cover
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生能够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2)综合思维:通过对照亚洲地形图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学生能够分析亚洲地形与水系的相互作用,理解地形特征对河流流向和分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亚洲地形图,学生能够归纳并描述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地图分析,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大洲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通过地形图分析亚洲地形特点的能力,进而在不同大洲之间进行地形特征的比较与归纳。 (2)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地势与河流流向和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结合地图进行实际分析和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法、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歌曲《大亚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并记录下自己所感兴趣的信息。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注意观察并记录下有趣的地理信息或风景。 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还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跳舞。) 二、探究一:地势起伏大 1. 识地形 教师活动: (1) 展示图 7.5 亚洲的地形,并提出问题: 请找出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指出它们的具体位置。 请找到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并标出它们的位置。 请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等地形区。 (生: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分布在亚洲南部,马来群岛则位于亚洲东南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2) 展示图 7.6 亚洲大陆沿 30°N 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地势特征。 通过观察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得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学生活动: 仔细读图并找出相应的地形位置。 分组讨论亚洲的地势特征,并形成结论。 (学生 A:亚洲中部有很高的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学生 B:这些高地向四周逐渐降低,形成了明显的高 - 低格局。) 2. 思与学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把帕米尔高原称为 “万山之源、万水之源”? 播放关于帕米尔高原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其重要性及特点。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并思考。 小组讨论帕米尔高原的重要性及特点。 (生: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是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 3. 小组合作:描述某个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以亚洲为例)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图 7.7 和图 7.8,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提出具体问题: 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中部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并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 根据 “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 的原则,将北美洲划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分别说出这三个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 指出北美洲大陆沿 40°N 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 仔细读图并找出相应地形的位置。 分组讨论并总结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学生 A:西部分布着山地,如落基山脉。) (学生 B:中部主要是平原,如大平原。) (学生 C:东部分布着低山和高原,如阿巴拉契亚山脉。) (学生 D:北美洲的地势由西向东先升高再降低,形成高 - 低 - 高的趋势。) 探究二:长河众多 1. 了解内流河、外流河 教师活动: 展示图 7.5 亚洲的地形,提出问题: 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并观察它们注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