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603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16553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一下二年级学过的课文《传统节日》,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让我们走进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了解那时人们过节的习俗。 初读古诗 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生字过关 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知道的? 元 日 ———(宋)王安石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借助注释 第一课时 划节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爆竹声中一岁除 逝去、过去 情景:旧的一年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已经过去。 解诗意 渲染节日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古代一种酒名,常在 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情景:温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解诗意 写出节日习俗 知识小百科 屠苏:指屠苏酒。古人合家欢聚饮屠苏酒,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年纪较长的在后。因为小孩过年长大了一岁,所以大家要表示祝贺;而老年人过年则是又老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祷长寿的意思。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中的请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引导想象 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新年的美酒,他们会有什么新年愿望呢? 老人们喝着屠苏酒,会想 年轻人喝着屠苏酒,会想 孩子们喝着屠苏酒,会想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工作顺利 事业有成 学习进步 健康成长 再次朗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情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解诗意 象征光明美好的未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省略的句式:新、旧桃符 情景: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解诗意 表现出万物更新的景象 知识小百科 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在上面写上字或画上画,用以避邪祈福。后来桃符逐步演化成了今天的春联。诗中“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这样写使诗句的表达不重复又凝练。 换桃符 书写指导 书写提示 :上下结构 上短下长 第八笔竖稍短些 再次朗读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点爆竹 饮屠苏 换旧符 思考:这首诗描写了古人过春节的那些画面? 思 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欢乐 喜庆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 ∕ 声中 ∕ 一岁除, 春风 ∕ 送暖 ∕ 入屠苏。 千门 ∕ 万户 ∕ 曈曈日, 总把 ∕ 新桃 ∕ 换旧符。 诵读古诗 尝试背诵 同样的方法学习后两首古诗。 方法迁移:熟读诗歌品读诗句,想象情景感受。 指导书写 相似之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左窄右宽。 “酒”字左边写得窄一些,右边写得宽,注意不要漏掉第九笔横。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元日》。 2.预习并熟读后两首古诗 复习旧知 1、背诵《元日》。 2、说说《元日》写了哪个中国传统节日,写出了节日哪些节日场景。 初读古诗 交流方法:熟读古诗品读诗句,想象情景感受气氛。 根据要求自学后两首古诗: (1)读出古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 第二课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解诗意 雨细细的,密密的,在空中飘飘洒洒 你能猜猜诗中的“行人”要去干什么吗? 行人可能去给逝去的亲人扫墓。 行人可能去踏青。 神情凄迷 烦闷不乐 诗意:清明节的时候,细雨不停地下,路上的行人个个烦闷不乐。 左边的第四笔是点,右边是“欠”。 左边的“云”要写得靠上一点,右边的“鬼”的长撇要舒展,插到”云“的下面。 书写指导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诗意 “行人”“问”谁?“问”了什么?得到的回复又是什么? 行人询问哪里有酒家?牧童笑了笑,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意 分角色演一演这两行诗。 书写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