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6851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48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自由,平等,真谛,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题 自由平等的真谛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课程标准 课标中“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是“内容设计”中的“初步形成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等”。 教材分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本单元的立意:教育青少年体认法治价值,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本单元是法治教育专册的逻辑升华,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介绍有关自由、平等的真谛。对于自由的认识,教材从自由的含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对于平等的认识,教材分别从平等的含义、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知晓了解自由和平等,但部分学生很难把自由和法治联系在一起。对平等的认识学生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他们树立自由平等意识显得很有必要。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素养:党史知识的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由、平等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科学精神素养: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不仅激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自由辩论环节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也鼓励了学生要敢于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法治意识素养:树立正确的自由平等意识,认同法治是自由平等的保证,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公共参与素养:明眼看社会环节,帮助学生了解法律上平等的两层含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的素养。 教学重点 自由与平等的含义;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表现。 教学难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表现;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和基本精神。 教学方法 讨论法、辩论法、微课教学法等 课前准备 教师:畅言智慧课堂、学生分组、微课制作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价值引领导入新课 一、核心素养———引领价值猜谜语关键词:红色;教室里;24个字学生通过平板抢答介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平等是社会层面的要求。导入自由平等的真谛 抢答,齐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抢答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明理探究讲授新课 二、劈波启航———追求自由1.畅谈自由播放《建党100年》片段思考讨论:(1)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宁要牺牲也要自由?教师通过平板随机选人回答2.趣味分类:能实现的自由 不能实现的自由结论: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推动社会进步。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真正的自由主要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按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体现为享有的、正当行使的权利。过渡:法律规范了我们的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旦我们做了有所不为的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三、领导立法———规范自由1.案例探究展示材料:网络时代人格权刑事保护指导性案例。探究:公民有言论自由吗?为什么案例中的主人公会被提起公诉?2.学法明理:展示相关法律条文要求学生在平板中标注法律条文中对自由的保障和约束的词句。探究:法治与自由的关系?结论: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过渡:人不能无限自由,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是群体社会,个人的无限自由必然会侵害他人的自由,一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