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8320

知识点填空清单-2025-2026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9次 大小:21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知识点,填空,清单,-2025-2026,学年,科学
  • cover
2025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填空清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知识模块 具体知识点 放大镜 放大镜又称(凸透镜),镜片具有(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特点; 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 简易显微镜 组合方法: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上小下大)平行放置,移动(下方)放大镜使图像(最大最清晰),用纸筒固定距离 光学显微镜 主要部位:(目镜)、(物镜)、(调节旋钮)、(反光镜)、(载物台) 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观察微小工具发展历程: 肉眼(看清 0.1 毫米物体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 ,放大倍数约一二千 )→(电子显微镜 ,放大倍数约 200 万倍 )→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3亿倍),观察细菌、病毒常用(电子显微镜 ) 4.成像特点:静态图像上下左右相反,目镜看到的移动方向与实际(相反 ) 微生物与细胞 昆虫特征:触角是(“鼻子” ),苍蝇是(复眼 ); 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 ) 细胞发现:首现细胞的是(罗伯特 胡克 ),首现微生物的是(列文虎克 ) 细胞作用:(叶绿体 )是光合作用场所,(气孔 )是水气通道; 除(病毒 )外,生物多由(细胞 )构成,单细胞生物如(太阳虫、变形虫 )微生物培养:烧杯放(干草 ),倒入(池塘 / 鱼缸水 )放窗台; 控速用(脱脂棉纤维 )、(吸水纸 )吸水分 微生物利弊:有益的可(制成疫苗、食物 ),有害如(病毒、细菌 ); 保存食物需(干燥、低温 ),利用微生物制(疫苗 ) 细胞地位: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 )和(功能 )单位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 知识模块 具体知识点 地球模型 分类:包括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地球自转模型 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 地球自转模型:吸管模拟(地轴),(模拟面)模拟赤道; 地轴是(倾斜)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仪: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与经线垂直、环绕地球一周的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度为(0°) 昼夜交替 形成原因:地球的(自转)是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四种假说:①(地球自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④(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且自转) 假说验证:四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通过模拟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可观察现象昼夜变化:白天(向阳面),黑夜(背阳面); 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地区有(昼夜差异) 地球自转 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运动周期:约(24)小时,即一天; 产生现象:(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星星东升西落) 方向判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公转 定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 运动周期:约(365)天,即一年轨道特点: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保持不变) 产生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四季形成: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 知识模块 具体知识点 工具与技术 工具:像螺丝刀、钉锤、剪刀等人们常使用的物品。 技术:做事时采用的方法,如使用撬棍、搭建斜面、利用轮轴等完成任务的方法。 关系:不同工具有不同用途与使用技术,可依据技术发明和使用工具,对技术和工具实际运用效果,可通过模拟测试、实际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围绕固定点转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