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579135

5《人应当坚持正义》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592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人应当坚持正义 1.了解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2.找出并理解文中一系列“正义”理念的内涵,理解苏格拉底据此提出的观点,把握住其思想内涵。 3.找出并理解文中一系列“正义”理念的内涵,理解苏格拉底据此提出的观点,把握住其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4.探讨苏格拉底立身处世的法则,从中获得对自己人生有益的启示。 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的学说充满智慧,但被指控“不敬神明”,因而被送上了法庭。他的朋友和学生让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但遭到了他的拒绝。他接受了陪审团的判决,为追求真理而死。他就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苏格拉底是怎样向朋友格黎东阐述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理念的。 导入新课 人类哲学的先导———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雅典王的子孙。柏拉图从20岁起追随苏格拉底学习哲学,不期8年后苏氏被判死刑,柏拉图为了逃避迫害而来到麦加拉。后来他又出游列岛列国,到过埃及、南意大利、西西里等地。其间,他详细地考察了各地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等制度,进一步研究和掌握了当时的数学、天文学、力学、音乐等理论和各种哲学学派的学说。是西方古代著作丰富且作品完整齐全留传下来的唯一著作家,他为后人留下了30多篇对话集。其中《理想国》和《法律篇》包含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 相关知识 作者介绍 相关知识 背景介绍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他好在街头与人辩论伦理道德等问题,公开反对奴隶主民主制,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后来有人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判决以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选其一。苏格拉底借此机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他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不仅无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结果,在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柏拉图及其思想 柏拉图,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柏拉图一生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老师死后,柏拉图不想在雅典待下去了。 相关知识 知识支架 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多数以对话体写成,常被后人引用的有:《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理想国》是其中的代表作。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由理念构成的非物质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 对话体 对话体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科学著作中的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的著作采用两个或多个角色对话的形式。对话体是一种特殊的体裁,原则上区别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和作为艺术语言手段的那种对话。 对话体著作通常设置尖锐的冲突,对话方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最终则表露出作者关于论争的倾向以及争论者的生动形象。这种体裁甚至可以使那些并不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关于科学和哲学问题的对话也具有异常鲜明的情趣及出色的艺术性。 相关知识 知识支架 课文选自《柏拉图对话集》一文,主要讲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