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不同 基础巩固 一、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方法 1.数学模型的概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形式。在生物学中,常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变化,帮助人们认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2.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____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_____和修正 。 3.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模型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数学方程式和曲线图。数学方程式能精确地描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能更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二者各有_____ 。二、种群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呈指数增长 1.指数增长的条件:在_____、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不受资源和空间限制,这种环境被称为无限环境。 2.指数增长的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若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为λ ,则t年后种群数量Nt的数学表达式为Nt =N0λt。其增长曲线在坐标系中呈 “_____” 形,增长速率不断_____ 。 3.实例: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的细菌,在营养和空间条件充裕、温度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其种群数量会呈指数增长;新物种迁入到一个条件适宜且无天敌的岛屿上,初期种群数量也可能呈现指数增长 。 三、种群在有限环境条件下呈逻辑斯谛增长 1.逻辑斯谛增长的条件:在自然界中,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该种群的天敌数量也会增加,这种环境被称为有限环境。 2.逻辑斯谛增长的特点:种群起始呈缓慢增长,之后增长加快,由于环境阻力的影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增长速率_____,之后增长速率逐渐_____,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其增长曲线在坐标系中呈 “_____” 形。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_____,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 3.实例: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增长、草原上羊的种群增长等,在一定时期内都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 强化提升 1.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食性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B.生活在某草原的东亚飞蝗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相同的 C.对某草原上的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应尽量降低其环境容纳量 D.人类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可能改变人口环境容纳量 2.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 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3.生态学家高斯先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给草履虫都投喂了同一种细菌,定时测定两种草履虫的数量。然后他又混合培养了这两种草履虫,定时测定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绘出了草履虫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均呈“S”形 B.混合培养时,生存阻力比单独培养时生存阻力大 C.两种草履虫的关系为种间竞争,生态位完全不重叠 D.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4.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的几种曲线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时,符合Nt=N0λt的数学模型 B.图中阴影部分用达尔文的观点解释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在一封闭的培养体系中,酵母菌数量最终呈曲线③增长 D.a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5.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种群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了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