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种群的特征-第1课时 基础巩固 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1.概念:指 或 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它是种群最基本的 特征。 2.调查方法 (1)直接计数法 适用条件:调查分布范围 、个体数量 的种群。 (2)估算法 ①样方法 a.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数,再以其 估算种群整体数量。 b.适用生物: 调查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或 的动物。 c.取样的关键:保证取样的 ,避免受到任何主观因素的干扰。 d.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 。 ②标志重捕法 a.适用对象:适用于 的动物。 b.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志部分个体:在被调查种群所处地域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生活环境,并记录个体数。 ↓ 重捕,计数:一段时间后在该区域对动物进行重捕,对被重捕的动物个体数量进行统计,同时统计重捕动物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量,最后就能计算出被调查动物种群的个体数。 c.注意事项: 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 ,也不能导致它们产生疾病或被感染等;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标志符号也不能过分醒目,否则被标志动物可能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 强化提升 1.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 A.样方法 B.灯光诱捕法 C.标志重捕法 D.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2.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导致调查结果小于真实值的是( ) A B C D 第一次捕鱼所用渔网 小网眼 大网眼 小网眼 大网眼 第二次捕鱼所用渔网 大网眼 小网眼 小网眼 大网眼 A.A B.B C.C D.D 3.下列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一公顷玉米的年产量 B.某草原非洲狮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C.每平方米草地中的杂草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4.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20只鼠,其中有标记鼠5只。由于被捕过一次的鼠不易再被捕到。则对该种群数量实际值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超过160只 B.160只 C.不足160只 D.55只 5.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6.某兴趣小组对贵阳市顺海林场的褐家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取样器取样法 B.标志重捕法 C.样方法 D.目测估计法 7.某研究机构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黄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调查的样方总面积为2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第二次捕获36只,其中标记个体为6只。则据调查数据可得出该草地黄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 A.240只/hm2 B.7只/hm2 C.120只/hm2 D.6只/hm2 8.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对不同的种群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结果通常要比实际数值高 B.减小样方的面积便于统计个体数量,同时能降低调查的误差 C.植物种群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动物种群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D.调查高速公路一侧某种绿化树的种群密度,适合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 9.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标志重捕法对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小组将第一次捕获个体进行标记后放回,立即进行第二次捕捉 B.该小组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即可反映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标记物太醒目会使田鼠易被捕食,体现了信息在田鼠种群繁衍中的作用 D.若被标记个体警觉性提高,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高 10.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调查法,某研究机构采用此方法对我国北方草原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